走进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 重温百年历程

2021年05月02日 09:30:22 | 来源:江阴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天,让我们走进红色地标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重温百年历程,汲取奋进力量。

  观百年风云变幻,忆往昔峥嵘岁月。 在解放战争时期,江阴要塞起义的成功,为夺取江南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进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这处中西合璧的百年老宅,是江阴近代民族工商业先驱吴汀鹭先生于1921年建造的。一百年来,这里的一花一草饱经血雨风霜,一砖一瓦诉说着江阴的历史变迁,可以说这是一处集名人故居、优秀建筑、历史文化事件于一体的文化遗迹。

  吴汀鹭(1870—1961)江阴近代著名实业家 这座中西合璧的百年老宅位于市区人民路步行街东侧,占地面积为3820平方米,浓缩了江阴的百年奋斗史和那些鲜为人知的强国梦—— 吴汀鹭先生学习张謇精神,兴办实业救国,江阴民族工业从这里萌芽、生根、开花; 江阴要塞起义从这里策动,固若金汤的长江天险立体防御顷刻土崩瓦解; 人民海军从这里起航,不断发展壮大,从近岸走向近海,从近海走向深蓝,驶向辽阔的万里海域; 远望精神在这里诞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测量船的国家……

  这座历经沧桑的百年老宅,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们实业救国、军事立国、科技强国,一路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的奋斗历程。

  2013年,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阴与靖江隔江相望,江面宽仅1500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人称“锁航要塞”,素有“江上雄关”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回首那段红色历史,时钟拨回1947年秋,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为加强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并为渡江作战做好准备,中共华中工委决定把江阴要塞列为策反工作的重点。

  1949年3月,江阴要塞的策反工作由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直接掌握,以利于整个渡江作战。在华中工委和三野10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江阴要塞地下党的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和艰苦卓绝的努力。

  ▲叶飞、王徵明、韦国清部署策反江阴要塞工作的谈话记录。

  1949年4月22日凌晨,江阴要塞7000余名官兵战场起义。江阴要塞起义的成功为渡江战役和解放全中国起到了战略性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少量的牺牲换取成功的重要起义。

  ▲炮台旧址。

  ▲1949年5月1日,江阴要塞起义部分成功人员合影。

  4月23日,江阴迎来全境解放。

  当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由靖江八圩港渡江到达江阴。4月24日上午,张爱萍一行进驻原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开始组建人民海军的一系列工作。

  4月28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关在江阴国民党要塞司令部旧址宣告成立。江阴作为实际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城市永载史册。4月29日,张爱萍指示警卫团三营在江阴接受了第一批海军舰船: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的“永绩”号、“兴安”号、“威海”号3艘军舰以及和国民党海军江阴补给站的“汉川”号、“庐山”号、“宁镇”号3艘拖船。

  ▲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张爱萍在成立大会上讲话。

  时空穿梭,那些或惊心动魄、或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但这些历史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爱国情怀,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