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4月30日,记者从盐城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积极带领残疾人开展“五个一”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通过聆听一个初心故事、“手”述一段革命历史、走进一座红色地标、学唱一首革命歌曲、重温一部爱国电影,引导他们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并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残疾人服务的动力源泉,为残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聆听一个初心故事 赓续精神血脉
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红色文化、留存了革命遗迹,目前境内还有128个烈士命名镇村和248处红色遗存。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盐城就业中心党支部特别制作《陈毅在苏北的故事》音频,帮助盲人群体更好地学习党史,引导他们在红色故事中学党史、感党恩。
首批江苏省全民阅读推广人、盐城市残疾人阅读推广大使、亭湖大洋湾读书社创办人陈羌用他的魅力嗓音,为盲人朋友讲述了陈毅军长在苏北发生的“火轮”历险记、结识“牛司令”等故事,以“‘声’入人心”的方式将那段红色记忆呈现在盲人朋友面前。
“手”述一段革命历史 在无声世界里传承红色文化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盐城市残疾人联合会机关党委联合就业中心党支部共同制作《“手”说党史——新四军在盐城》微视频,为听障人士在无声的世界里讲好百年故事、传递时代强音、凝聚人心力量。
记者注意到,视频里的主角是手语老师,视频画面简洁并配有大量解说、图片和文字,不仅能让普通市民听得懂,而且能让听障人士更清晰地看清楚手语表达的意思。据了解,此前相关单位对听障人士的阅读习惯进行过深入调研,并将制作出来的视频播放给听障人士试看,通过他们的理解进行讲述和反馈,视频手语的快慢、图片的大小、整体颜色以及配音都根据观看者的意见进行多次修改。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深情的告慰。让红色的火炬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将始终以新四军精神滋养初心,践行使命、不懈奋斗,为残疾人事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盐城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学梅。
走进一座红色地标 重温革命记忆
追寻烈士足迹,感悟革命初心。4月20日,盐城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残疾学员在就业中心全体党员同志带领下,走进步凤镇庆元村“五条岭”烈士陵园,开展沉浸式的党史教育。学员们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默哀致敬;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先烈的无限哀思和深切缅怀。
现场,大家聆听了祖孙三代守护五条岭烈士墓的卞康全讲述的盐南阻击战的激烈战况。在连续4昼夜的阻击战中,解放军战士在寒风冷雨中顽强作战,雨水、鲜血浸透军衣,无法生火就吃生米充饥,渴了就喝泥浆水。著名战地记者、诗人丁芒参加此场恶战,在战斗间隙写下诗篇:朔风冷雨锁云天,坚守长壕夜不眠。湿袄著身寒刺骨,钢枪依臂冷侵棉。疗饥生米夸珍味,止渴泥浆胜玉泉。更觉青砖磨雪刀,迟明敌血洒军前。
红色的记忆,是永远的丰碑;铿锵的誓言,是心中的颂歌。大家纷纷表示,将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慎终追远、砥砺奋斗。
学唱一首革命歌曲 厚植爱党情怀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托养中心开展学唱革命歌曲活动,用歌声追忆红色历史,让全体学员在美的艺术感受中完成了一次党史教育。
学员们用发自肺腑的歌声赞颂亲爱的党。大家在学唱革命歌曲中回望历史、思考历史,汲取营养、受到教育,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和伟大祖国好。
重温一部爱国电影 汲取奋进力量
没有人生来伟大,我们平凡的日子就是靠这些在前线随时冲锋陷阵的人才得以保全。一堂别具一格的观影课在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上映。学员们集中观看电影《烈火英雄》。
英雄无畏,热血难凉。在和平年代里,他们和曾经战场上的军人一样奋勇直前,用手中的水枪谱写着坚定不移的誓言,以青春和生命的代价塑造了无数个“不凡”与“伟大”。振奋人心的影片,激荡起学员们的爱国情怀。大家心潮澎湃,倍感自豪,表示一定要学习“逆行者”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解“急难愁盼” 办实事出硬招
“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就业中心党支部牢记初心使命,急残疾人之难,解残疾人之盼。
为帮助更多失能残疾人家庭,就业中心党支部在盐南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登门开展居家托养服务,为160名重度智力、精神及肢体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康复医疗、家政保洁、心灵陪伴等“点对点”的服务。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给家人放个假,给亲情喘口气,让残疾人无忧。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盐城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鞠烨平信心满怀地说,我们一定能以昂扬姿态开拓残疾人事业新局面,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残疾群众心坎上,为残疾人事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来源:江苏广电盐城中心站/沈春良 通讯员/吴名 编辑/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