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碧水环绕汇聚西片明珠

2021年04月26日 09:58:39 | 来源:智慧靖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时至仲春,一江春水轻涛拍岸,依江而生的新桥镇水网密布、水系畅通,河岸两侧草木葳蕤。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深入推行河长制工作,在新桥镇实施西片区水系联通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重现“河道纵横交错,碧水百转千回,人水亲密交融”的水美图景,汇聚成一颗西片明珠。

  从新桥镇创新路一路西行,一座青龙港大桥横跨于流水潺潺的河港之上。76岁的左胜国是新桥镇孝化村村民,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他站在桥头向北远眺,通江的港河水生机勃勃,蓝紫色的鸢尾花海在春风中飘摇,金边黄杨、桂花等绿植错落相间,河岸两侧的生态护坡成为这里的一处新景。“变化太大了,这条港原来不通,到夏天还臭。”左胜国说,如今河港两侧是附近三个村子的人散步的好去处。

图为上青龙港生态宜居。

  新桥镇拥有长江岸线11.5公里,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长江新桥段曾经被水产养殖场、饭店、小船厂、小码头占据,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通江河道逐渐淤塞,“水做的新桥”一度伤痕累累。

  上青龙港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靖江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2019年,这个总投资3000万元的项目开工,由中央、省级、靖江财政共同投资。去年,项目已经完工并通过验收,疏浚了上青龙港、上九圩港、联兴港、合兴港、新川心港和老川心港6条河道,总长33.259公里,整治了合兴港、上青龙港河岸护坡,总长5.93公里。随着项目的完工,新桥镇区内防洪标准提高至20年一遇标准,排涝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改善灌排面积3.7939万亩,共有14个行政村4.43万人受益。

  西片区水系联通工程新桥片区项目,是造福新桥的又一大民生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5156万元,对上九圩港、老川心港、公兴河等3条河道进行了系统的生态整治,并新建节制闸4座、桥梁4座、涵洞1座,拆建涵洞洞首10座,完善了新桥镇的水网体系,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图为上九圩港两侧生态景观。

  4月25日,记者来到上九圩港泵站,徐徐江风中,屹立于此的泵站宛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员大将,驻守着这个沿江重镇。泵站北侧,曾经淤塞断流的上九圩港南段共3.8公里,如今河口拓宽至30米,河水清澈,两侧生态景观已渐成声势,一派临江湿地的自然景致,吸引了附近村民来此游玩。

  在重点水利项目的助力之下,新桥镇深挖水系资源,打通了川心港至夹港之间的公兴河延伸段,全长2.5公里,今年,还计划打通联兴河和青龙港之间的公兴河,让镇域水系更为四通八达。在“两违”整治中,新桥镇投入1200万元,历时一年半拆除了622处沿河违建,拆违面积达4.4万平方米,增添绿化2.2万平方米,为河流释放出更多生态空间。

  至此,从江堤辐射4公里范围内,新桥镇已实现所有河道水流畅通、水体激活、水质净化,保障了河道的生态基流,美丽生态河湖已经成为新桥的“标配”,沿江“芦苇丛生、江滩飞鸟”的原始生态风貌得以重现。

  新桥水利站副站长顾小军介绍,在全市河道网格员管理体系建成后,新桥镇实行河道“定格、定员、定岗、定责”管理,实现“常态巡河、网格管河”,破解河道治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通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组织和责任体系,让“有问题找河长”成为治水管水新常态。从去年起,新桥镇还依托镇综合指挥中心,探索建立智慧水利管理平台,首批将上青龙港、上九圩港、公兴河纳入智慧管理,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同时通过智能水质检测仪,在公兴河和青龙港、公兴河和上九圩港两处节点实现全天候水质监测。今年,新桥镇将扩大智慧水利管理覆盖范围,在长效管理中植入更多智慧因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