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任务驱动类作文讲求“引、议、联、结” 警惕旁征博引!|名师助力2021江苏新高考③

2021年04月25日 16:27: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荔枝网、我苏网、荔直播共同主办的《高考直通车 名师助力2021江苏新高考》公益讲座第三讲——语文,昨天(4月24日)下午如期举行。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名家、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王开东以《任务驱动类作文:戴着任务的镣铐跳舞》为主题,给广大考生带来作文提分秘笈。

  王开东老师认为,全国卷与江苏卷最大差异有两点。

  一是命题理念的差异,表现在字数差距很大。江苏卷总字数是7000多字,而全国I卷2016年总字数7309字、2017年8042字、2018年9015字。2020年,全国I卷总字数是9612字,全国II卷总字数是9499字。

  整体语文理念的差异方面,江苏卷重审美欣赏、品味涵咏;全国卷重筛选信息,提要钩玄。这就导致前者要精读;后者则要求快速阅读,迅速把握要点。为此,考生要提高读题的速度,完成率比准确率更重要。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开东

  二是作文的差异。最近几年,江苏卷考的是新材料作文,全国卷则都是任务驱动类作文。新材料作文为应试型和文学型写作,欣赏抒情和文采。任务驱动类作文则是应用型和实用性写作,注重质疑和思辨,旨在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考生需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王开东介绍,过去的江苏卷经常强调一句话,叫“审题决定生死,立意决定高下”。但是全国卷明确,要淡化审题和立意,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我们的学生。它强调学会质疑和思辨,进行逻辑推理和深层次的思考,阐述自己的观点。

  王开东提醒,任务驱动类作文的审题分为两步,一是找到任务驱动,确定"写什么"。二是找到限制信息,解决"怎么写"。文章第一段,一定要概括材料,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很多学生他可能在想,我如何跟其他学生区别开,所以努力想把文章写得有新意。但是任务驱动类作文,你一定要完成任务、要在情境下写作,解决任务、把握情境,这是最关键的。”王开东说。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任务驱动类作文常用的结构模式。王开东老师用" 引、议、联、结"四个字来概括。

  "引"要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要充分:正反对比、因果假设,层层推进。

  "联"要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要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写作时,要始终贴着材料写,即源自材料、紧扣材料、剖析材料、联系现实、不离材料。高度关注任务,求准比求新更重要。

  王开东说:“过去学生在写新材料作文的时候,他往往从材料中衍生出一个论题之后,就开始旁征博引,论述这个论题,这时就把材料彻底丢开了。我们给它的名称叫‘中途易辙’。”

  2020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不少江苏考生都做过。该题给出了一段历史材料,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 

  不少江苏考生在写这篇作文时,用很大的篇幅讲抽象的大道理,导致偏题。王开东提醒:“有学生先写鲍叔牙对管仲是很宽容的,然后他就不再写鲍叔牙对管仲是怎么宽容的,为什么宽容,宽容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而是空泛讲道理,对人要有宽容之心,宽容有什么好处等等。这样就脱离情境,脱离任务驱动,这是写任务驱动类作文的大忌。”

  直播过程中,不少考生和家长扫码关注"江苏新闻"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在评论区踊跃提问。王开东老师对其中最具普遍性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问:今年的全国卷,不考任务驱动类作文怎么办?

  答:非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可以按照任务驱动类作文来写,而且这样写还会很好。反之,任务驱动类作文,你用材料作文或其他作文的写法来写,就要出大问题。

  问:考前三四天,我们学校会停课,让我们在家或在校自习。这三四天,我打算每天做几道新题,保持解题的胃口和手感。那么,作文还需要新写一篇或几篇吗?因为解一道数学题、英语题只需要短短几分钟,新写一篇作文,往往需要一个小时。

  答: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想冲击原985高校的学生、有追求的学生,考前三四天一定要写,而且要不断地打磨,争取把一篇文章写到极致,尽善尽美。对于普通学生,在考前三四天可以把自己过去写的文章进行升格训练,把老师修改过的文章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也可以看一些新题,进行审题训练,并且拟好提纲,再对照作文的要求,看一看自己写的提纲是不是很吻合。我觉得这样做就可以了。

  下周日,也就是5月2日的14点,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荔直播《高考直通车 名师助力2021江苏新高考》公益讲座将推出第四讲——心理。江苏省心理特级教师、南京市金陵中学心理教师苏华,将为广大考生做考前心理辅导,同时提醒广大家长,考前哪些事不要做、哪些话不能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 姜坚 王健安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