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江苏苏州、盐城、宿迁等六设区市医用耗材联盟带量续约扩围谈判在苏州举行。六市21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组成的采购联盟,与29家生产企业针对医用耗材价格展开了激烈的谈判。
【“分厘必较”算好民生大账 “以量换价”砍出新低价】
谈判室里,弥漫着紧张气氛。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最终报价,分厘必争。
企业代表说:“再降20%,那基本上就是保本,又可能是运输费都不够用。实话实说。”
当天的带量续约扩围谈判包括人工合成骨、带线锚钉、腔镜下单发不可吸收夹三类产品。由于本次谈判范围从省内三个城市扩展到六个城市,联盟成员从93家扩大到211家,专家组希望参加谈判的企业“以量换价”,能进一步加大降价的幅度。
人工合成骨谈判专家组组长说:“你肯定要再写一下的。我是善意地提醒你。现在报的价格,我现在不好说。你可能蛮难的。”
江苏六市巨大的市场谁都不愿意失去。企业代表重新拿起计算器,甚至有人跑到专用电话间向公司进行请示。
苏大附一院副院长、腔镜下单发不可吸收夹谈判专家组组长陈亮说:“这次谈判基本上是一个一次性报价。其实对企业的要求,我觉得是非常高的。对他们来说就只有这么一次进入我们这个医疗行业、医疗市场的机会。所以,这一次的降幅应该来说也是非常的大。”
【预计一年为患者节约9800万元】
经过4个小时多轮的报价和谈判,人工合成骨、带线锚钉、腔镜下单发不可吸收夹三类产品平均降幅分别为67.56%、52.04%、72.68%。据测算,苏州、盐城、宿迁、徐州、南通和淮安六市,仅此一年就可节约医疗费用约9800万元。
苏州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王晓萍说:“进一步挤压了我们医用耗材的价格水分,也使我们中选产品的价格回归于正常的、合理的水平。将中选结果尽快落地六地,让我们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黄元 苏州台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