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市民计先生前往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咨询,其名下位于上海的公司已于3月24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简易注销公告,按照程序,计先生须在公告期届满次日起30日内向上海工商部门申请注销企业。眼看公示期即将届满,计先生却因身体原因不便前往外地。
窗口“宁满意”专员王慧了解到计先生的特殊情况后,按照“四个一”工作机制要求,将计先生的诉求登记在册,对接审批职能科室,半小时即与上海市奉贤区政务中心取得联系,并辅助其进行人证核验及证件材料核对,后将所收材料通过EMS邮递至上海市奉贤区政务中心,商定结果文书将由其邮递回江宁区行政审批局。5天后,计先生在市场准入准营服务大厅窗口领取了《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先解决问题再说’窗口还真让我满意了!”计先生在王慧面前的评价器上郑重按下“非常满意”按键。
帮助计先生解决“烦心事”的“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是江宁区政务系统4月起制定的一套“规定动作”。据了解,4月1日起,江宁区区级政务服务中心、10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201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设立“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一刻达”、疑难受理“一时清”、事项办理“一日结”、流程闭环“一键评”的“四个一”工作机制, 让企业、群众“办不成的事”尽量办成,政务服务从“不满意”到“真满意”。“专窗窗口受理的都是‘疑难杂症’,解决的都是‘烫手山芋’,是为这类棘手问题开辟的专门受理渠道。”江宁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窗口受理范围为因政策、系统、材料要件、服务态度、办理程序等非企业群众自身原因多次办或办不成的事项,市民因个人原因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导致受理审批不成功的,不在窗口受理范围。
据统计,专窗设立一月以来,江宁区三级政务中心累计办理业务12件,这在全区月均近10万件的办件量中占比极小。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准入准营大厅的“宁满意”专员朱凡凡,上岗一个月来只受理并办结了一个事项,“咨询、解释工作占了绝大部分,甚至不乏问路、借物等情况”。
这种情况在江宁区行政审批局政策预评估之中,“现在自上而下提倡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老百姓能办的事肯定马上就办,难办的事情也尽量协调去办,肯定不会发生那种明明能办故意‘吃拿卡要’不办的情况。”江宁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窗除了“办事”,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震”。“市民办不成事、事办得不满意,心里总是会有‘堵点’,需要一个‘出口’释放,不然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干群关系,‘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就是这样一个出口。”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晚18:30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或者下载我苏、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张贺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