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辈足迹 勉励无锡少年 钱伟长之子钱元凯回梅村寻根

2021年04月25日 11:07:0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424日上午,从无锡走出去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的后人——儿子钱元凯夫妇及孙子钱乐川等一行赴梅村追寻先辈足迹。他们先后在梅村实验小学、泰伯庙、梅村高级中学等处探寻走访。

  

  梅村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历来崇文重教。1913年春,钱伟长的父亲、钱元凯的爷爷钱声一先生参加创建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并任教务主任。钱声一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乡村教育家,他是钱穆的长兄。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曾在第四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即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的前身,这座已超百年历史的小学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在梅村实验小学校门口,钱元凯夫妇和钱乐川一行受到了邹莉校长及陈晓明副校长、陈玲娟副校长等学校领导和少先队员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两位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代表“梅梅”和“好好”给来宾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虽然是第一次造访,钱元凯老人依然对自己先辈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学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校班子领导和红领巾小导游的共同陪伴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的校史纪念牌、无锡各界抗日联合会成立地纪念碑、学校形象IP及知名校友铜像群、棒球训练场等多个点位,饶有兴致地了解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成长,仔细追问了无锡各界抗日联合会成立的过往,明白了“梅梅”和“好好”名字和形象后面的深刻涵义,对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同步发展的教育实践点赞叫好……在位于校园中央大道一侧的钱穆铜像面前,钱元凯一家人谈起了家人的过往故事,随后恭敬列队行礼,并在铜像前合影留念。

  

  在参观学校的过程中,已经年过八旬钱元凯始终满面带笑、亲切和蔼,他谦逊低调地俯下身子倾听身边的小导游的讲解,亲切勉励少先队员们为了祖国的富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学校的棒球训练场,钱元凯老人兴奋地举起了球棒,熟练地击打起了训练架上的棒球,白色的小球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向球场的远方,引来现场人员的阵阵掌声。身为高级工程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的他还平易近人地跟小朋友们分享摄影构图、取景等方面的心得和经验。

  回忆过往,总让人心潮澎湃,展望未来,又让人信心倍增。梅村实验小学校长邹莉提前热情邀请钱元凯先生一行2023年回梅村参加学校建校110周年校庆活动,钱元凯先生满含微笑着连连点头。

  

  钱元凯夫妇和钱乐川一行随即又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庙和江苏省重点中学——梅村高级中学参观。泰伯庙是梅村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阵地,创建于1913年的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和当年的无锡县立师范学校等先后曾选址泰伯庙,在讲解员娓娓道来的讲解中,钱元凯夫妇和钱乐川一行瞻仰了至德殿、参观了泰伯宅古井和曾经的钱宾四工作室,倾听了泰伯奔吴、德让天下的故事,了解了梅村教育的发展和吴地历史的兴衰,对吴文化增添了更多耳闻目睹的直接知识。在梅村高级中学华继承书记的带领下,钱元凯夫妇和钱乐川一行参观了梅村高中的校园,了解了梅村教育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和历久弥香,明晰了先辈们在梅村教育史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钱元凯夫妇一行瞻仰了学校建校90周年时所立的位于中央大道旁的钱声一、钱穆铜像, 2003年学校校庆时,钱伟长曾经亲临现场为铜像揭幕,睹物思人,他们在铜像面前静静站立,恭敬行礼,完成了与先辈们跨越时空的“聚首”与“会面”。

  据悉,这是钱元凯夫妇和钱乐川一行首次赴梅村参观,虽然只是初见,可因为血脉流淌着的江南文化基因和浸润全身的浓厚文化记忆,他们表示对所遇见的一切都感觉温暖、熟悉。穿越上百年的时光,在先辈当年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追寻虽已远去却依然温暖、美好的家国记忆,过去、现在、未来,便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家族的家风传承,一种精神的代代传递,就不会出现断层,也不会彷徨迷离。因为,“吹你吹过的风,就是一种相拥;走你走过的路,也是一种重逢。”(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 通讯员/杨伟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