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的启航之地:你知道中国有几个卫星发射中心吗?

2021年04月24日 12:46:3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1年4月24日,我国迎来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上午10时左右,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命名揭晓,名为“祝融”。

  1970年的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对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

  转眼51年行过,虽然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已退役,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使命仍在继续。

  50多年来,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从一个到四个,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职责。

  卫星发射中心:各司其职、各有千秋

  目前我国投入使用的卫星发射中心共有四个。

  位于甘肃酒泉的发射中心历史最悠久,始建于1958年,也是目前我国唯一载人航天发射场,国人耳熟能详的载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都从这里奔向宇宙。

  位于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发射卫星次数最多的发射场。除了纬度低、海拔高,利于发射的优势外,该地区气候适宜,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日,增加了年试验周期和发射窗口。

  山西太原的卫星发射中心主要负责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

  最年轻的是位于海南文昌的航天发射场,始建于2009年,这也是我国首座滨海发射场。与其他三个发射场相比,低纬度滨海发射场的优势有纬度低,能利用地球自转提高运载器效率;射向宽,能够满足90度至175度的设想要求;综合效率高,发射场可发展空间大、运行费用低、限制因素少等等,适合发射重型火箭、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等“重量级选手”。

  航天事业大事记:持续精进,不断突破

  2018年1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入选理由提到诸多“第一”,例如这里完成了我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发射、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等任务。

  事实上,在我国航天史上,四大卫星发射中心都承担着重要的发射任务,本文总结了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4件大事。

  几十年来,我国在火箭、卫星、飞船等领域的研制不断精进,在航空航天与天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第一颗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神舟五号”实现了中国人千年来的飞天梦,“嫦娥一号”则实现了我们的奔月之梦。

  航空项目命名:古典浪漫主义

  在中国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系列卫星、飞船,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名字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天问、嫦娥、神舟……这些名字大多来源于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寄托着人们对星空的向往;正如今天公布的火星车名“祝融”,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的火神,火的应用帮助人们驱散黑暗,也将照亮鸿蒙,助力人们探索浩渺太空。

  本文主要选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探月工程进行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

  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 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2020年,建成北斗3 E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七星命名。

  “北斗”字面意思为“位于北方的斗”,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给大熊座最明亮的七颗星的命名。历史上,人们利用这七颗星来找到北极星以确定方向。因此,“北斗”隐含了定位导航的含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由正圆形、写意的太极阴阳鱼、北斗星、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等要素组成。圆形构型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满”,深蓝色的太空和浅蓝色的地球代表航天事业。太极阴阳鱼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

  在远古,人们用北斗星用来辨识方位,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又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的特点,同时还寓意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神舟飞船由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神舟飞船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即在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在地面控制下,继续在轨道上运行,像卫星一样工作,继续进行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飞船作为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一船”,它的名称备受国人和世界关注。

  1993年,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参加飞船研制的各单位发出了“为中国飞船征集名称”的通知。很快,“华夏”“九州”“腾龙”“神舟”等名称被推荐出来,送到载人航天办公室。经慎重考虑,载人航天办公室建议用“神舟”为飞船命名。

  从字面上看,“神舟” 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同时,“神舟” 又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预示着整个中华民族都将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骄傲与自豪。

  嫦娥工程是一个完全自主创新的工程,也是我国实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动。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月球探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高风险的工程,到目前为止,人类共发射月球探测器122次,成功59次,成功率为48%。中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成功率为100%。

  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免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

  探月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中国空间站又称天宫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空间实验室系统。建造计划安排在2020至2025年间,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达90吨,可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最终目标是在低地轨道由中国大陆自主建设一个常驻的60-180吨级的大型空间站。

  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有5个名称,具体如下:

  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

  实验舱I命名为“问天”,代号“WT”;

  实验舱II命名为“梦天",代号“MT”;

  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

  中国宣布,空间站向世界开放,彰显了太空治理中的中国责任与担当。中国十分重视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同时也愿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中国空间站向世界敞开合作大门,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无论国家、组织还是私营实体、学术机构,均可平等参与,充分体现出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分享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技术,生动诠释了中国航天合作的多边主义理念。

  指导老师:白净

  学生:黄雯、于帆、李嘉豪

  编辑:李慧

  荔枝新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联合出品


  参考资料:

  [新华网]《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到底有何能耐?》

  [科学网]《中国空间站取名“天宫”》

  [中国载人航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简介

  [中国载人航天]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嫦娥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探月工程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载人航天

  [网易新闻]月球车命名“玉兔”号

  [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二期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发射记录

  澎湃新闻: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公布,含京张铁路等百个项目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长征火箭发射记录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亚洲卫星一号:从那刻起,中国航天走向世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