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生态绿廊,探寻“张謇精神”,外籍友人走进江海之滨南通 | Discover Jiangsu

2021年04月18日 16:58:0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踏足江岸生态绿廊,体验戏剧文化,参观数字化纺纱车间......417日至18日, 2021“发现江苏走进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活动在南通正式启幕,西班牙驻沪总领馆总领事卡门·丰特斯、阿根廷驻沪总领馆文化领事费砺柯及在苏外籍友人走进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探寻“张謇精神”,见证万里长江入海口的生态发展。

  眼前宽阔的江面绵延向东,滔滔江水绿意奔涌,耳边江风阵阵。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外籍友人们也来到这里,面对清江水、绿岸线的画廊美景,纷纷驻足拍照。

  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Roya与同行友人闲聊道,“一下车就闻到江面吹来的清新空气,这里江面宽、绿树多,感觉是一个生态公园。”沿江而行,她在路边摆放的展板上看到滨江散乱污和黑臭水体整治前后图,很惊讶地表示,自己完全不敢相信几年内这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南通,这座拥有166公里长江干流岸线的城市,是万里长江在江苏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也是“长江大保护”的“最后一棒”。近年来,南通市高度重视修复生态环境,关停五山和沿江地区“散乱污”企业203家,腾出修复岸线12公里,打造了一幅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诗意美景。Roya从当地向导的介绍中加深了对南通这座城市的了解,获悉了这座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举措。

  随后,外籍友人来到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1919年,张謇先生秉持“教育以通俗为最普及,通俗教育以戏剧为易观感”的理念,开办了有别于传统戏剧科班的伶工学社。据梅派传人韦红玉介绍,在伶工学社上演的剧目汇聚京剧、昆曲和话剧等,兼收并蓄了古今优秀戏剧艺术。

  在伶工学社的舞台上,京剧演员们正挥舞水袖,演绎经典唱段《贵妃醉酒》,余韵悠长。韦红玉也亲自上阵,为观众讲解“唱念做打”,展现少女和中年女性在京剧表演一举一动中的微妙差异。边听边学的西班牙驻沪总领事卡门连连赞叹,“她完美的动作、绝佳的声音和变换的眼神都深深吸引了我。将来我想去上课学习,花一周的时间,试着做一些基本动作,这太有趣了。”

  在戏剧演员的帮助下,几位外籍友人画上脸谱,穿上气宇轩昂的服装,再摆上戏剧表演的手势动作,立马有了几分京剧演员的神态。

  4月18日,外籍友人一行来到了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新旧厂房,走过121个春秋的大生集团堪称中国纺织行业的“活标本”。而现在,国内首条自主可控全流程国产设备数字化纺纱生产线正在大生集团的智慧车间飞速运转,阿根廷驻沪总领馆文化领事费砺柯看着纱厂的历史变迁、新旧更迭,对张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费砺柯接受我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行我了解到张謇的主要事迹,以及他如何开创了近代民族机器纺织工业的先河,我认为他是中国现代纺织业的开拓者。”

  在唐闸古镇,外籍友人们体验了一把活字印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只见密密麻麻的活字摆成了一首首古诗,来自南非的欧文选择了一首李绅的《悯农》,他将宣纸覆在印刷盘上,小心翼翼地蘸取墨水来回刷动,不一会儿,一幅印刷作品就完成了。

  作为插画师的欧文和记者分享了他的感受,“我们平常也使用凸版雕刻,欧洲人从中国获得了灵感,从东方学到了这一技术。现在我们艺术行业常常用到这一工具,因此很高兴在中国体验原版活字印刷。”

  据悉,2021“发现江苏”活动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南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江苏网、江苏麦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旨在增进国际友人对江苏的认知和了解。

  (记者:我苏网/张琳曼 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江苏国际频道/许沛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