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位于南京江宁汤山的江苏园博园正式向公众开放。昔日废弃采矿区化茧成蝶,变身成了“世界级山地花园群”,绘就了一幅“锦绣江苏、生态慧谷”的实景画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江苏台记者尹美又说:“我现在所在的南京园就是经典再现了皇家园林的风貌,以园为镜折射着六朝古都的深厚底蕴。游客在这儿不仅可以欣赏秀美如画的江南园林,还可以现场聆听南京白局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展演活动,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说:“江苏是一个文化大省。园林是文化的一个载体,而江苏的文化是多样性的。徐宿,我们是把它作为汉文化表达区。江南区就是我们常说的苏锡常,从功能上强调品质。淮扬区是沿着运河文化的。在沿海三个城市的区,我们是放在一个高差比较大的角落。”
【南京江宁:巧夺天工 废弃矿坑蝶变园林胜景】
园博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占地3.45平方公里。过去,这里是遗留下来的采石矿坑、宕口与废弃工厂遗址,矿渣堆积崖、崖壁裸露……江苏园博园建设融合“花园、公园、乐园、家园”理念,充分结合场地特征,将原本单调的废弃矿坑变为五彩斑斓的梦幻世界。再现了独特自然景观的“崖畔花谷”,成为城市双修成功范本。
中国建筑八局江苏园博园项目经理边辉说:“一方面利用崖壁做垂直景观,让它对原来这个破坏的山体的崖壁又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垂直绿化的复绿。对我们整个生态是最好的一种生态的保护。”
步入时光艺谷,昔日的水泥厂投料仓变身主塔,筒仓、烟化作博物馆,百年工业遗产精彩再生;漫步云池梦谷,水下植物的亚克力“屋顶”折射出粼粼波光,如梦似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崔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这次是修复,是一种补偿,是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一种体验。”
【尽揽芳华 13座城市展园美不胜收】
园博园的核心景区苏韵荟谷以流水串联,再现了江苏13个地市历史名园的芳华。一城一景、一处一情,行走其间,仿佛穿游在千年历史长河中。
【“最强大脑”让园博园更“聪明”】
移步换景的园艺,让游客领略中式园林的精妙的同时,江苏园博园还打造了全国领先的由人工智能主导的智慧景区系统。人流量热力图、无人餐厅、无人售货车、无人酒店……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满满的科技范儿。
游客说:“一个旧的遗址用新的技术碰撞产生了一组科技之花,也是我们江苏一个最新的科技园博、智慧园博的名片。”
游客说:“磅礴大气、婀娜多姿,感觉到很震撼,让人心里也很舒服,让我们领略到了美丽江苏的魅力。”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美又 龚俊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