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州的“Z字形斑马线”火了,这种斑马线通过设置隔离设施,使得行人在斑马线上的行进轨迹由直线变成“Z”字形,可强制行人观察路面车况,也让机动车驾驶员有更充裕的时间提前减速让行。记者梳理发现,为了保障市民的平安出行,江苏省各地交管部门也纷纷出“实招”亮“硬招”。
(目前,苏州交管部门已在三香路、干将路等路段施行了错位人行道)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是苏州城西横向主干道之一,道路周边有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医院和学校等企事业机关单位,过街通行人流量一直较大。当地交管部门在这里设置了“错位斑马线”,功能类似于“Z”字形斑马线,中间的进口和出口相差三到四米左右,电动自行车和行人可以在里面做简单的停留,进行二次等候,然后大家再一块通过,这样不仅起到了“绕起来、慢起来、看起来”的效果,也同时兼顾了安全和效率。而在前方的机动车道上也设有警告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此处为人群集中处。
斑马线的有效合理设置,不仅关乎群众的出行安全,更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不少地方的交管部门还投入了一些“黑科技”产品。
在宿迁市区发展大道和洪泽湖路交叉口,斑马线周边布满了地灯,当路口显示为绿灯时,斑马线两边的地灯也会发出绿色的光,同时路两边的白色信号灯闪烁提醒。特别是在夜间或雨雾天气,如果有行人通过智能斑马线,机动车驾驶员能在200米以外发现灯光闪烁,安全性大大提高。很多市民称赞这种发光斑马线是低头族的福音,还有人称这是建在地面上的红绿灯,不仅好看而且“实用”。
而在张家港市区沙洲中路、长安中路交叉路口,还有一种能“说话”会“眨眼”的斑马线智能红外语音警示系统,这里的斑马线两端安装了具有语音播报功能的警示柱,上面不仅会显示信号灯的实时情况,还配备有红外线感应功能。该系统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当行人方向的信号灯显示为绿灯时,智慧斑马线系统就会通过声音以及灯光闪烁,提示行人有序过马路,不要闯红灯。
可以看到,各地交管部门在倡导文明交通的同时,也拿出“绣花”功夫,持续推进硬件设置的科学化、人性化和智能化。交通安全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加,交通安全工作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创新手段出现,来助力我们的交通安全出行。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宿迁台 张家港台 通讯员/许立 沈晓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