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常住人口破千万!挖掘一下《南京十四五发展纲要》中的地产“宝藏”

2021年04月10日 22:29: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就在昨天,《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出炉,这份关系到南京未来5-15年发展走向的纲领性文件,自然引起了全体南京市民的广泛关注,其中也涉及到了南京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罗盘君就不一 一详述了。

  作为一个地产号,毋庸置疑,罗盘君关注的重点自然是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内容,为此特盘点一下本份的纲要诸多干货,同时就交通、教育、商业、医疗等配套的讯息加以提炼与分析,用直白地语言尽可能地让大家浅显易懂,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地产“宝藏”!

  划重点: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聚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聚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古都、探索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打造富于现代化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的超大城市。具体表现为“四个高”: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

  解读:GDP2万亿的目标,在全国来说位居前列毋庸置疑,但是在强手如云的长三角地区,南京面临的竞争则十分激烈,且不论GDP早已达2万亿水平的苏州,就是西侧的合肥GDP也破万亿,且以蔚蓝汽车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来势汹汹,可以说南京面临东西竞争,因此2万亿目标要实现难度不大,但区域的竞争则丝毫松懈不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方能成功。

  二、创新驱动引领 发展路径重大改变

  持续建设一批新型研究大学和高水平学科,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企业联合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麒麟科技城联合中科院建设基础研究创新基地。

  建设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推动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建成国家实验室,推动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平台。支持江北新区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支持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和特种纤维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高档数控机床与成套装备创新中心、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大力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建邺区、紫东地区、江宁区和江北新区布局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

  解读:麒麟、江北新区等地将成为南京的“创新高地”,高层次人才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将助推相关板块高端地产业的发展。

  三、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实体经济更加“高端化”

  实施8条重点产业链“125”突破行动,构建“雁阵式”产业集群,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规模达到万亿元,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2条产业链规模达到五千亿元,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5条产业链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确保到2025年,上述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

  壮大做强金融产业,建设我国东部地区重要金融中心,重点推进总部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发展,推动金融资源集聚,提升金融创新活力和开放能级,增强金融业对都市圈和更大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

  解读: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南京第一大主导产业,将被重点打造,雨花软件谷等高端软件集聚区也将被重点扶持,该板块的热度将明显提升。

  新医药与生命健康则以江北新区为主导。江北新区明确提出:2025年大健康产业达5000亿,以江北新区为主导的南京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形成。

  此外在金融产业方面,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目标的设定,新街口、河西、江北新区等南京金融业重镇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良机,特别是江北新区近期提出的数字金融等概念也将逐步落实,相关板块后续持续看好。

  四、一核三极概念提出 南京城市格局重新洗牌

  构建以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的“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

  江南主城区着力打造引领全市发展的“主核”。集聚国际化高端化要素,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都市产业,建设超大城市的核心功能板块,这就是老城。

  江北新区着力打造“主城拓展极”。加快布局各类高端制造、生产服务和“研创型”产业,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主城。江北算一极。

  紫东地区着力打造“创新引领极”。高效整合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和各类园区资源,加快集聚中科院等高端创新要素,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紫东,也算一极。

  南部片区着力打造“新兴增长极”。推进南京南站等高铁站与禄口机场的快速联通,实现空铁联运。高标准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围绕航空货运、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升国际经贸和会展服务等功能。

  解读:明确了各片区的城市功能和定位,同时对各板块的产业发展方向也做了明确规划,几个热门板块如江北新区、紫东、南部新城都被寄予厚望,十四五时期南京城市建设的“模范与标杆”。

  五、户籍改革:探索同城化累计互认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和落户政策,加强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实施与苏州在积分落户时,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累计互认,允许省内其他城市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纳入落户累计认可,探索与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省外城市实施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加快推动人口服务管理由户籍人口为主全面转向常住人口为主,建立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的“双挂钩”机制。

  解读: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放大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影响力,提升外来人口吸引力,实现南京都市圈人口互相流动,促进外来人口有序落户。目前江北楼市主要客源以苏北安徽等地客源为主便是南京对于人口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外来青壮人口的补充能够缓解南京的老龄化,同时其较强的购买力也是南京楼市能够经久不衰的动力源泉。

  六、城市综合整治逐步推进 老城焕发勃勃生机

  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600万平方米以上,改造老旧小区达到600个,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盘活城市低效用地。

  综合交通整治:重点解决东郊小镇、板桥、桥北等地区人流量较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居住区交通拥堵问题,实施交通拥堵“微创”改造,打通跨行政区、跨板块“断头路”。

  小区物业服务提升:缩小城郊之间、新老住宅区之间物业管理差距。完善物业管理纠纷解决机制,健全物业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对业主大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解读:加快老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步伐,使老旧小区推陈出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以民为本,提升老城居民居住幸福感,让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和新建商品房业主一样的居住品质,是南京市政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初衷。

  七、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基本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科学设置保障条件及保障标准,促进住房保障对象从以户籍家庭为主转向覆盖城镇常住人口,确保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重点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到2025年,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不低于31%

  解读:大力打击恶意炒房等不正之风,强调房屋的居住属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解决住房困难户的切身需求,确保社会大众住得起房。

  八、教育: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和布局

  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弱校、兼并撤并等方式,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和布局。与南京大学加快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加强普高教育资源供给,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率。到2025年,新建幼儿园、中小学数量分别达到100所和60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0万个以上。

  解读:新的学校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学区紧张的问题,同时,新建学校和学区“花落何处”,对于相关板块的楼盘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好!这也是后续业内关注的焦点。

  九、医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医疗设施重点发展工程

  1.省市共建类: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二期、中大医院江北院区、省肿瘤医院江北院区、省康复医院(雨花台区)等项目。

  2.市级类: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病房楼、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二期、鼓楼医院江北院区二期、鼓楼医院紫东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麒麟院区、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河西院区改造等项目。

  3.区级类:六合区人民医院新病房楼、溧水区精神病防治院异地改扩建等项目。

  4.社会资本类:南京国际医院项目、南京明基医院二期、梅山医院改扩建等项目。

  5.公共卫生单位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北新区妇女儿童健康中心、江宁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

  解读:江北新区将会是南京十四五医疗资源重点投放的区域,当前江北新区医院、床位相对不足的情况将大大改善,相关医院附近板块的楼盘和业主也将因此受益。

  十、增强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各类交通工程有序推进

  1.航空机场:推进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推进高淳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六合马鞍机场启动民用功能前期研究工作。

  2.铁路建设:推进宁淮铁路、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宁芜铁路复线工程等建设,规划建设宁滁蚌亳铁路、宁杭铁路二通道。

  3.港口航道:续建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龙潭港区疏港路北延工程,推进秦淮河(江宁彭福-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等建设,力争启动龙潭港区六期和七期建设,推进驷马山干渠航道、水阳江航道整治前期研究。

  4.轨道交通:推进宁句、宁滁、宁马、宁仪扬等建设,续建5号线、6号线、7号线、4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号线北延、2号线西延、宁天线南延,建设3号线三期、11号线一期,开展市域快线18号线建设、16号线、14号线等前期研究。

  5.过江通道:续建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和燕路南段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龙潭过江通道,推进地铁4号线过江通道、锦文路过江通道、上元门过江通道和宁仪城际铁路过江通道等建设,做好七乡河过江通道项目储备。

  6.高速公路:续建宁合高速江苏段改扩建、宁马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推进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段、仪征至禄口机场高速公路、龙潭过江通道南接线等建设,推进南京至广德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黄山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和县高速公路江苏段等前期工作。

  解读:打造陆海空一体的交通体系,增强南京在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交通枢纽地位,完善轨交、高铁、过江通道等出行方式,实现南京和周边城市无缝对接,增强南京首位度,实现市内各区域串联,通过补轨道交通短板,实现各板块的联动开发,提升相关板块的价值,促进城市的有序开发。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未来515年的南京就在前方。漫漫征途,每个人都是追梦人;新征程上,每个人都是奋斗者。

  下一个五年,我们全新期待,会有一个更好的南京值得我们奋斗!

  (来源:我苏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