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南通就有这样一名烈士,面对敌人的酷刑毫无畏惧,他就是徐元浩。今天,徐元浩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举行,这是一场迟到70年的典礼。
徐元浩同志又名徐桥东,南通先锋人,1941年春投身革命,被委任为永中乡抗日乡长,以开店为掩护,收集情报,为我方采购物资,筹集公粮,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粉碎了日寇无数次的扫荡清缴。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叫徐桥东。1945年日寇投降后,被委任为金山乡乡长(原永中乡)。1947年,徐元浩被叛徒出卖,面对酷刑仍然威武不屈,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和革命者的英雄气概以及大无畏精神,1947年农历四月初八凌晨被枪杀,牺牲时年仅43岁。
解放后,由于缺乏有力证据,徐元浩同志一直未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几十年来,徐元浩烈士的儿子徐学謌、徐学赋兄弟为此多方奔走,收集其父为革命牺牲的证据。2017年年初,经好心人指点,他们来到南通市档案馆寻求帮助。根据线索,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众多资料中查找到南通市人民法院在1949年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档案,这份沉睡了几十年的珍贵档案为甄别徐元浩同志的烈士身份提供了确凿的历史依据,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终于在牺牲70年后,于2017年4月17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徐元浩同志为革命烈士。
徐元浩的外孙韩明章介绍说,他从小听舅舅和母亲讲述外公的事迹,外公的大无畏精神让他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始终保持沉默,没有透露一丝信息给敌人,这种信念对子孙后代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个纪念碑的竖立,需要感谢党和政府对外公的认可,他们后人要学习先烈的精神并且发扬光大,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岁月如斯流逝,英烈忠魂长存。南通先锋街道十六里墩村退役军人葛鹏飞表示,他们会加强对烈士墓的管理,给社会提供一个好的缅怀烈士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让人民群众在这里缅怀他的革命事迹,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革命传统,争做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