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车抛洒滴漏、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甚至随便偷倒等行为,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然而追根溯源,绝大部分渣土车都是首先从工地出场,这是第一道关卡,相关单位必须管理到位。今年,南京市要求工地严格落实“1+3”管理制度,同时运用好智慧渣土平台,实时监管渣土运输行为。
【实行“1+3”管理制度 渣土车“洗完澡”再出门】
在南京市六合区龙华路附近的工地,从工地经常会出来渣土车,污染城市道路的环境。4月2日,记者来到这个工地的时候,看到工地多了一组人员,就是保洁员和专职安全员组成的队伍,对渣土车进行更精细化的清理和保洁。
渣土车上路不带脏,今年,南京市要求所有在建工地实施“1+3”管理制度:每个工地一名专职安全员并配带袖标,工地出入口除了自动冲洗设备,还要配备大水桶、长柄拖把、抹布,对渣土车二次全方位冲洗。同时,每台渣土车也要随车携带清洗工具,所有渣土车驾驶员必须统一穿戴所属公司反光背心,安全出行。
近期,南京六合城管部门还首次给每一位渣土运输从业人员发放“业务能力监督测评证”,如果司机多次不履约,将停运学习。
南京市六合区城管执法大队渣土中队长杨凌介绍,一个哭脸计一分,一年有12分,如果在周期内把章盖满,就要停运进行学习培训。
【“智慧渣土”平台已上线 未来审核查验更高效】
渣土车出场仅仅是第一步。目前,南京各区均已建成“智慧渣土监管平台”,主城区和六合区已接入市级平台,每一位执法人员手机上都配备了“智慧渣土”APP,可以实施查看工地监控。同时,每辆渣土车辆安装GPS定位,当渣土车出现违法行为,手机平台会自动预警。
南京市建筑工程渣土处置指导中心行业管理科科长曹宁介绍,通过科技化手段、视频系统,通过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规范渣土运输全过程,形成从工地到土场,包括中间运输的“两点一线”全闭环。
今年,结合“智慧渣土监管平台”,南京市还将全面落实渣土处置申报、审批、监管全过程网上办理,实现查验合格证、准运证、通行证三证合一。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范思成 章健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