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幅精品亮相,扬州博物馆再迎“扬州八怪”专场书画精品展

2021年03月25日 17:47:53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时隔三年有余,扬州博物馆再迎“扬州八怪”专场书画精品展。明天(3月26日)上午,由扬州博物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不止于怪——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将在扬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开展,集中展出两馆馆藏“扬州八怪”精品168幅,全面地展示了“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趣。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书画展品的对环境要求极高,本次展览首次采取分期式展览的形式,第一期时间为3月26日—4月26日,第二期时间为5月1日—6月8日,两期展品有所更换。

  一展看两地“扬州八怪”精品

  风物淮南第一州”的扬州和“蕃舶凑集之所”的广州,同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自古以来商贸繁盛,两地艺术蓬勃发展,“扬州画派”也在岭南画坛留下诸多印迹。

  据悉,本次展览两馆共拿出168幅作品参展,其中,广州艺术博物馆以精品册页为主,而扬州博物馆则以卷轴居多,题材包含书法、人物、山水、花鸟画等,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扬州八怪”不拘绳墨、领异标新的高超造诣和深远意境。

  “扬州画派的一些画家比较深地影响到了岭南画坛,尤其是黄慎和华嵒,他们对岭南地区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影响深远。”广州艺术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陈志云介绍,这一点在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藏品中得以体现。

  华嵒的《杂画集》占据了一整排的展柜,涵盖了华嵒的山水、人物、花鸟画合集,以小品的形式呈现,“这组作品是华嵒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画面不仅有工笔的细腻,更有写意的生动,生活气息十足。”陈志云介绍,从这幅作品的题跋可以看出它的流传经过,自清末被岭南收藏家收藏后,便一直在岭南流传,“当时,岭南地区的收藏家很多人喜欢华嵒,乐于收藏他的画作。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本地画家的创作风尚,岭南画派中的多位名家都曾大量临习华嵒的作品。”

  扬州博物馆也拿出了多件珍藏的“扬州八怪”精品,除了已多次与观众见面的郑板桥《兰竹石图轴》外,以往鲜少露面的高凤翰、杨法等人作品也在展厅内陈列。

  两相对比看“八怪”画风变化

  “扬州画派”因其画风独具一格,所以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怪”。那么“八怪”的画风是否一开始就如此领异标新?中间又经历过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此次的展览或可探寻一二。   

  展厅的中央位置陈列着两幅构图几乎一致的作品,均是由黄慎根据“四相簪花”的典故挥就而成。扬州博物馆藏的的这件《韩魏公簪金带围图轴》是黄慎68岁时所作,而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广陵花瑞图轴》则是黄慎刚崭露头角时所作。虽是同一题材、构图相似,但是将两幅作品陈列在一起,明显可以看出扬州博物馆的这幅作品人物分布更为紧密,与背景的空疏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衣纹线条也更加顿挫分明,潇洒有致,充分彰显出黄慎笔力的精进。

  同样具有对比性的是李鱓的一组松石作品,6幅作品分别来自广州艺术博物院与扬州博物馆,贯穿了李鱓的创作生涯,相似的是大气豪放的构图以及劲健自由的笔势,与其他几幅图中高大挺拔、屹立不倒的苍松对比,扬州博物馆的所藏的《松风水月图轴》别具特色,画面中的松树枝叶随风势横向翻飞,而小溪潺潺却宁静如许。

  “这幅作品是李鱓晚期所作,他以风动的画面反衬出淡泊宁静的心境。”扬州博物馆副馆长宗苏琴说。

  三年后再观,展览有了新形式

  3月初,扬州博物馆在公众号发布即将再开“扬州八怪”专场展后,不少文博爱好者纷纷留言表示期待。

  “事实上,观众对‘八怪’书画的呼声一直十分强烈,在观众留言薄上,希望一睹‘扬州八怪’真迹的留言频频出现。”宗苏琴说,上次扬州博物馆举办的“扬州八怪”专题展还要回溯至2017年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办的“各有灵苗各自探——‘扬州八怪’书画联展”,“‘扬州八怪’是扬州历史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扬州八怪’书画也是扬州博物馆馆藏的重要方面,因此,适时推出专题展,是展示扬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激发观众爱国、爱乡情的良机。” 

  宗苏琴坦言,书画藏品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保存和展出条件十分严苛,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而言,不便于常年展出。“比如冬天,空气湿度低,温度也低,是特别不适合展出书画的。”宗苏琴说,春暖花开之际再办“扬州八怪”书画展览再合适不过。但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在本次展览中途会更换一批展品,缩短其展出时间,“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尝试,展览分两个时段,希望喜爱‘八怪’的观众不要错过。”

  (来源/扬州发布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