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对劳动教育提出了不同要求,小学和初中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必修学分,明确劳动素养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泰州作为教育之乡,学校是如何通过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哪些劳动教育的创新举措?一起来了解↓↓↓
“菌菇长出来啦!”“大家快来看啊!”在泰州市凤凰小学四年级8班,学生们欢呼雀跃地围在一个个圆柱形的蘑菇包前,看着自己精心呵护的胜利果实,大家都很激动。
凤凰小学四年级8班的老师倪悦告诉记者,每个学期班级都会开设各式“农田课程”,本学期开学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在教室里购置了种植箱,种上了菜苗、菌菇等。“孩子们每天一放学就去给种植的蔬菜喷水,还将它们的生长情况记录在小册子上,通过自己的培植发现生物中的奥秘。”
倪悦说,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从家里带了一些绿植到学校养殖,之后就不会过问。自从亲手种植蔬菜后,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
不仅如此,学校还打造了校园生物种植实验园,分别有蝴蝶园、本草园、果树园,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了场所和空间。“课本上教到这些动植物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园内,看看现实中的它到底长什么样。”凤凰小学老师刘春娟说,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在劳动中求知,在收获中成长。
据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泰州市凤凰小学从2015年办学开始,就开展了劳动教育课程。凤凰小学副校长王巧兰介绍,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分成很多主题,每个年级参与的劳动教育活动也不一样,主要是让孩子们在整个小学阶段接触到比较全面的劳动实践课。“我们学校也希望家长要大力配合,劳动教育应该是一个家校合作的项目,有些家长关注点不在这上面,他们觉得扫不扫地、整理不整理房间没关系,要腾出更多时间去学习,所以说加强劳动教育的话,家长们要支持。”
泰州市第二中学则将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体系,自学校整体搬迁到迎春东路新校区以来,打造了稼穑园、芳草园、桃李园,分别由三个年级组负责打理。学校以“三园”建设为依托,根据节气的不同,相对应的开展各种劳动实践体验活动。“春分时节,美术老师带学生到园子里写生创作;清明时节,高三年级师生共植桃李,培土施肥;秋分时节,还有采摘分享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泰州市第二中学后勤处、劳动教育处主任黄存林介绍,每一次活动,师生们都同历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成果,让学生们在“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真正的劳动教育应该是既有“劳动”,又有“教育”。泰州市第二中学后勤处、劳动教育处主任黄存林表示,今后,学校将会把学生参与劳动的情况纳入学分的评价,并且作为学生升学毕业的重要依据。同时,学校会结合江苏新高考的改革,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编后话: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不言而喻。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什么被漠视?许多人不是完全不明白,而是被应试教育裹挟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是着眼未来,培养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并且有劳动的体验,更要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能否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共识并且密切合作。
(来源:我的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