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匠心!21岁常州小伙被人民日报赞赏“震惊”世界

2021年03月12日 17:08:31 | 来源:常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赞赏了一位21岁的常州小伙。

  他是问鼎世界技工最高奖的宋彪

  今年21岁的宋彪

  已是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智能装备学院的一名教师

  在2017年10月结束的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

  他以779分在1260多名参赛选手中

  排列第一

  获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金牌——

  本届世赛最高奖

  阿尔伯特·维达尔大奖

  回国后,宋彪及其教练团队

  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

  并受到国家人社部表彰

  这位年轻的小伙

  在高温电弧的光芒中 映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在世界赛场的角逐中 展现力争完美的中国风范

  不同于如今的笃定

  当年选择技校

  步入技工行业

  宋彪也曾经历过挣扎

  2014年,宋彪参加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刚刚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选择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宋彪与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

  父亲干了一辈子机械维修,他告诉宋彪,只要肯下功夫,学技术照样能够养家糊口,将来不比别人差。就这样,在父亲的鼓励下,宋彪选择了常州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五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没拿好笔杆子,工具更要拿好!工业机械装调,是现代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在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工业机械装调被认为是对选手能力挑战最大的一个项目。比赛具体装调什么机械,选手之前并不知道。在一年多的备赛时间里,教练布置的每天训练任务都是8~10小时,但宋彪每天都给自己多加两个小时的训练量,由于回宿舍太晚,宿管阿姨都认识了他,夏天,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坚持在车间训练也是常态。

  在阿布扎比的决赛分4天进行,选手需要在20个小时的比赛时间里制作并调试一台脚踏式净水器。前3天,一切都很顺利,但第4天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裁判告知宋彪,前一天的计时出了问题,中国选手少计了半小时。宋彪暗暗告诉自己,要静下心重新计划,保证完成进度,虽然比别的选手晚半小时开始,但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装配技能,宋彪还是率先完成了比赛。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教师宋彪:“比赛中,我用4天的时间做出一台净水器,净化出来的水看起来很干净,当时我尝了尝,觉得水真甜,不觉感慨,原来人生还有这样一种方式,拥有精湛的技能,一样可以让生命熠熠生辉。”

  在宋彪看来,工匠精神应该要渗入到每件产品、每道工序,“差不多就行”的心态要不得。即便每个零件做到75%的合格率,可能就算是好的,但我们对自己要立下更高的要求,提升到95%-99%,甚至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度,这样才能使一个零件在部件的组装中更好使用。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教师宋彪:“我一直告诉自己,要以工匠精神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如今,我选择留校当老师。能将兴趣爱好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付出再多我也不会觉得辛苦。”

  就在我们身边

  关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到一颗纽扣,大到一架飞机

  它并不是冰冷的铁

  背后包含着青年工匠

  投身工业制造的热情

  中国

  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需要更多的青年人加入进来

  为工业制造

  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他们加油!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