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将继续采用荔枝云视频连线技术,推出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两会云访谈》,邀请代表委员们就广大观众和网友关注的国家大事、身边要事展开互动讨论,听一听大家的真知灼见。本期《两会云访谈》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沈仁芳、银燕、欧阳华在线讨论打造美丽中国“江苏样板”的话题。
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布局的重大举措。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该如何按照全国两会的部署,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基底?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考察,在南通和扬州两地,他对于沿江岸线和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表示肯定。能得到总书记的点赞,是因为“十三五”期间,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好。
不少网友也通过“江苏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发来了他们感受到的“美丽江苏”。网友“囡囡”说,我发现空气质量是越来越好了,蓝天越来越多!网友“橘”说,我老家在苏北农村,这两年回家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河水更清了,农村环境也更美了!
正如网友们所说,过去五年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有目共睹。三位代表也首先分享了各自的切身感受。
沈仁芳代表说,去年有幸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土壤污染防治法》在江苏的部分执法检查。这部法规实施了以后,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而且江苏这方面的工作也做得特别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银燕代表是从事大气污染相关的研究,这两年来,他深切地感受到长三角包括江苏境内的PM2.5浓度连续多年下降。从自己最初搞研究时候的每立方米70-80微克,现在降到30几微克,而且还在下降,空气优良天数也连年上升。
欧阳华代表最大的感受就是乡村更美了,以宜兴白塔村为例,当地一直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把生态资源和乡村旅游相融合,环境美了、游客多了,老百姓钱包也鼓起来了,可以说是既守好了绿水青山,又创造出了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审议中指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江苏今年也是定下了目标,要让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要突破,对于这样的目标,应该如何做?
沈仁芳代表说,这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要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是完全吻合的。他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源头防控,今年江苏把生态环境的工作确定为“源头治理年”。怎么来进行源头治理呢?这里主要从精准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来做。第一,是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治气、治水、治土都有硬的条件。第二是要科学地制定治理方案,要因时、因地、因情、因需来控制污染的治理。第三要强化执法检查,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银燕代表分析这个问题,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科研,特别是对一些涉及到空气污染,要对形成空气污染机理进行基础性研究。第二方面是人才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生进行全链条的培养。第三,也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因为有些环境方面的控制需要联防联控,并不是某一个局地做好了就能解决问题的。
欧阳华代表来北京参会之前,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在基层一线工作多年,欧阳华代表最大的感受就是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以及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去年江苏出台了《江苏省生态文明20条》,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特别接地气。比如出去点餐要光盘、外卖要自备餐具、家里衣物多了可以捐出等等这些,这就可以作为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一个指南。
在美丽江苏建设上,江苏围绕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进行了部署。这三篇文章该怎么写?
沈仁芳代表认为,“美丽江苏”建设肯定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我们要立足长远、在做好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结合起来,为可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这就是“留白”。这实际上是为了应对未来的潜在需求,确保行稳致远。同时,我们还必须坚决地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的方式,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便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转换为长远的发展红利。
银燕代表说,通过这两天审查《国民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感觉“创新”、“绿色”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所以不论是生产、生活方式都要大力提倡绿色,加快包括人工智能还有物联网等一些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减少排放。
欧阳华代表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激发“红色”动能。“美丽江苏”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关键在党员干部的以上率下。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参与、带头担当、带头实践,做好发动者和组织者,同时也要做好示范者和实践者,形成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新征程、再出发,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江苏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把江苏打造成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现实样板,让每一个生活在江苏和来到江苏的人,都能找到心中最美的江苏!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罗聪懿 龚俊杰 张正 刘堃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