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奇妙的缘分,让我们紧紧相连,也让我感觉远方多了一个孩子。”说到激动处,严军眼泛泪光。今天(3月9日)上午,来自昆山的严军,在苏大附一院成功捐献21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这些“生命种子”将为一名5岁血液病男孩带去重生的希望。他也成为苏州市第1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41岁的严军是河北邯郸人,来到昆山生活已经20多年,目前在一家房产咨询服务公司工作。今天上午8时许,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开始,严军两侧手臂连接着导管,鲜红的血液经血细胞分离机抽取、分离,又缓缓流入体内,躺在采集床上的严军神情看起来非常从容。“就像平时献血一样,没有什么紧张的。”严军笑着告诉记者,2000年3月,自己在昆山正阳桥附近的献血车上第一次献血,此后这便成为他的一个生活习惯,截至目前,他累计捐献全血16次,共计4400毫升,几乎相当于一位正常成年人全身的血量;捐献血小板28次,共计34个治疗量。2010年还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8年在一次献血的过程中,严军偶然得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便立即填写报名表,加入中华骨髓库。去年11月,严军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告知他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儿初配成功。“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入库一年多就能匹配成功,就像中了彩票。”严军表示,听说能挽救孩子生命,自己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并按要求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
严军的爱心善举,也得到妻子的支持,但是说服母亲,却让他耗费了一番精力。“我也不小了,但是还没孩子,老人也想抱孙子孙女,担心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为了这次捐献,我和爱人特地说服她,推迟了生子计划。”
筛选成功后,严军认真地做起了准备工作,不熬夜透支身体,不饮酒或吃刺激性食物,有空了锻炼锻炼身体,尽量保证最佳捐献状态。为了履行对生命的承诺,今年春节,严军还响应疫情防控要求,放弃回老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在昆山过年。
今天上午,在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后,严军迎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刻。“捐献成功后,孩子身上就会流淌我的血液,希望这份生命礼物能帮助他成功战胜病魔这只大怪兽,早日康复,平安长大!”严军说。
(来源:引力播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