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著名学者郦波,以《明月诗中的中国》,开启了2021年度扬州讲坛。而在一周之后,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再现“扬州讲坛”所讲的内容。其中,关于明月的话题,当然绕不过扬州。
“飞花令”中的扬州月
在“扬州讲坛”中,郦波主讲在唐诗宋词中,分别写明月的三首,各有两首都和扬州有关。说到唐诗中的明月,最有名的就是唐代扬州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而在今晚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选手在答到“飞花令”时,就有一个“明月”的关键词。所以,这首诗出现了两次。一句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还有一句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在这两句诗中,分别都出现了“明月”的字样。
当然,说到明月,和扬州有关的诗词,不仅仅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还有选手答出了李白在扬州所写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选手答出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中国的诗词中,一轮轮的明月照耀古今,也照亮了扬州这座月亮城。
康震佐证郦波的观点
在扬州讲坛中,郦波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进行解读,那就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到底是什么?小学课文里头,以前《静夜思》旁边配了一张图,李白在哪里?在床上吗?还有就是站在窗口,所以有一种观点就认为床通假“窗口”。还有人说,床根本不是睡觉的床,而是胡床小马扎。
郦波则说,在唐诗中遇到的床,最多的是什么?是一种井栏。它是一种支撑,天长日久之后,它的颜色就是一种银灰色,所以经常叫银床。这当然还有旁证,比如李白写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是李白写的,最美的爱情诗。所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是男孩子怎么可能绕着睡觉的床呢?就算如此,也不会长出青梅来,所以这里的床,就是“井栏”。
而在今晚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康震就画出了李白一个人在扬州的旅舍之中,孤零零一个人,举头望着明月,而月光下恰恰有一口井,最后还加上了井栏,正是印证了郦波的说法,《静夜思》中的“床”,是井栏的意思。
郑板桥的诗出现了三次
在今晚的节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诗,也是属于“扬州八怪”郑板桥。他的那首《竹石》,可谓家喻户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歌颂坚强品质的咏物诗,在这集节目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选手为藏区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的警察们写一首对联,一位选手就选择了这首诗。而在“飞花令”的中,以“东风”为题,也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出现。而当一位选手离场时,他也念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百折不挠的精神。
其实,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一集中,首位出场的选手,就是用这句诗作为自己的定场诗的。看来,郑板桥的这首诗,还真是让选手们青睐有加。
在本期节目中,还和扬州有关的诗词,则是在最后阶段的擂主赛中。有一道题,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场景中,哪一项和其他项目描写的不是同一座城市。“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前两首写的是长安,而最后一句,则是张祜写的《纵游淮南》,所描写的,正是唐代扬州的夜景繁华。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