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站候车室里的“引路人”: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2021年03月05日 16:17:5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南京南站乘坐高铁的旅客,对于“158雷锋服务站”一定不陌生。迎来送往,一站式的贴心服务让大家倍感温暖。近日,“158雷锋服务站”客运员焦琳琳被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火车站候车室里的“引路人”

【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3月2日下午,记者见到焦琳琳时,她正忙着接一位来自汉口的盲人旅客去南京南站公交场站。这位旅客要去一家按摩店上班,焦琳琳带着他去换乘190路公交车。

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火车站候车室里的“引路人”

  从高铁站台到公交场站,七八百米的距离虽然不算长,但足以让人感受到焦琳琳的服务态度。她一手帮着拿行李,同时让旅客扶着她的肩膀,就这样,一路护送到了公交车上。

  服务完这位盲人旅客,焦琳琳又急匆匆赶回候车室。接电话、做登记,稍微歇一小会,预约服务的时间又到了。这次,她要去站台接一位腿部残疾的旅客。

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火车站候车室里的“引路人”

【服务有温度 一一被旅客记在心间】

  焦琳琳的工作节奏是上一休二,但每一次轮班,24小时的坚守,依旧非常考验人。当晚,她要忙到夜里12点,送走最后一班高铁;次日凌晨5点多,在首班高铁出发前,她已经做好了服务的所有准备工作。平均每小时要接送三、四批重点旅客,在各站台和出站口之间不停奔波,歇脚的时间很短。南京南站面积大,焦琳琳的微信运动步数常年保持在日行3万步左右。有时,两批重点旅客时间接近,她必须一路小跑才能赶得上。

  焦琳琳说:“我是2012年3月31日调到这个岗位上来的。在这八九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这岗位服务重点旅客。这个岗位服务的内容和它的一些流程,其实是挺简单的,就接送一些重点旅客,老弱病残孕,我们的对象流程就是上车、下车。但是你要想把这个工作做好,真的是要用心去做。这样你服务的温度,你才能让旅客感受到。”

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火车站候车室里的“引路人”

  用心去做,让服务更有温度,这是焦琳琳一贯的工作态度,也因此赢得了广大旅客的认可。在这个岗位工作近九年,她收到的感谢信和电话表扬很多。今年2月,一位盲人旅客致电12306客服,感谢她去年9月的一次帮助。

  焦琳琳说:“我也是很震惊。时隔那么久,我每天服务的重点旅客实在太多了。这位旅客我想了很久,我可能都记不得他是什么样子。但是说实话,他这时候给我发来感谢,让我很感动,也觉得平时工作再苦再累,其实这个时候还是很有意义的。”

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火车站候车室里的“引路人”

  还有一封感谢信来自哥斯达黎加。当时,那位旅客送年迈的残疾父母回南京看病,焦琳琳推轮椅时贴心细致,尽量避免颠簸的小细节,让旅客很感动,于是便有了这不远万里的感谢信和明信片。

  焦琳琳说:“其实他们已经对我们来说,不仅仅就是一个普通的旅客,可能他们更多的就像我们的一个亲人。我们有的时候是在服务他,但是他可能过年过节或者有的时候,会把我们挂在心里面,给我们发来一些问候和一些关心,让我们觉得很温暖。”

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火车站候车室里的“引路人”

【团队的荣誉 一如既往发扬雷锋精神】

  2015年,“158雷锋服务站”被授予全国“时代楷模”称号。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他们的工作虽然简单、平凡,但坚持用心相待,让每一次看似重复的服务变得与众不同。有温度,也更有意义。

服务不停歇 一次轮班24小时在岗 火车站候车室里的“引路人”

  焦琳琳说:“学雷锋标兵荣誉是我们四代158人,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一个肯定和一种荣誉。绝对不是给我一个人,而是对一个团体一个组织的肯定。包括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有了他们的配合,这些旅客才能通过我们的服务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我也会继续在我的岗位上,跟我的同事更好地服务旅客,发扬雷锋精神。”

  “铁路158,温暖如在家。”这是“158雷锋服务站”的宗旨。看似简单的话语,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在这里我们也替所有旅客,向他们再次表达一声感谢!

  (钱进 高辉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