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记者3月4日获悉,江苏省水利厅日前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回顾总结2020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落实2021年水旱灾害防御各项任务。
2020年面对严重旱情和历史罕见的全域大洪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水利部的科学指导下,江苏各级水利部门把防汛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超前组织准备,密切监测预报,科学调度工程,抗御了严重旱情,夺取了长达73天的防汛抗洪斗争全面胜利,全省无一人伤亡、工程无一处失事,保障了粮食稳产增收、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实现减灾免灾效益1207亿元。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2021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做到标准内洪水保安全、超标准洪水有对策,保障全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保障粮食安全。
责任落实精准化,各地要把水旱灾害防御责任摆在重中之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座工程,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防御准备常态化,坚持以防为主、关口前移,做到全年防、常态防、全面防。在预备上,迅速组织汛前检查,对险工患段和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检查、落实整改。在预报上,与气象开展联合会商分析研判,提高精准度、延长预见期。在预警上,完善水旱灾害预警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在预演上,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进行水工程模拟预演,为工程调度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在预案上,细化完善江河洪水调度方案和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提高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巡查抢险专业化,加快巡堤查险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政府+市场”的机制,引导企事业单位组建巡堤查险专业队伍,最大限度提高巡堤查险效果,及时开展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应战能力;指挥调度智慧化,全面推进我省水利工程由“经验调度”向“智能调度”转变,实现预报调度一体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调度过程可视化。各地要抓紧搭建迅捷响应的险情灾情预警平台,建立区域联动物资人员保障机制,建成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管理、调用、指挥计算机网络系统,打造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防御体系。
保障支持精细化,全面实施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建立标准化统计流程,确保数据可靠、准确、及时。市县要切实担负起小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理主体责任,确保小水库运行安全。队伍建设系统化,各地要把专业培训作为重要任务,努力提高各级指挥的决断能力,切实提升水利干部的参谋能力;同时加快专家库建设,形成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技术过硬的专家队伍,确保满足防汛抢险救灾需要,形成科学防汛的强大合力。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王鹏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