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奋进的改革遇上创新的宣传…… | 评新而论

2021年02月26日 16:06:0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当奋进的改革遇上创新的宣传,会奏出怎样的交响?在江苏,一档由省委改革办和省广电总台联合策划推出的电视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创造出这样的收视数据:电视收视率长居省网同时段前列,视频网络累计点击量突破3亿人次,话题阅读量近4000万。

  改革越是深入,宣传越要加强。在2月25日召开的全省改革宣传工作会暨《黄金时间》节目座谈会上,省委改革办、省委宣传部和相关厅局负责人与各设区市代表、新闻媒体记者及节目主创人员济济一堂,在交流研讨中分享感受、深化认识、互学互鉴。而他们坐在一起本身,就展现了江苏开门搞改革、合力促改革的胸襟与担当。

  跟随改革脚步

  这个节目出现在江苏并不奇怪。

  领风气之先、立改革潮头,江苏历来是改革宣传的一座“富矿”,也善于用宣传这一有效手段促改革解难题,在此之前就曾出现过“污染防治在攻坚·263在行动”等一批直面问题、刀刃向内的监督类品牌栏目。

  据江苏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研究室主任、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杨琦介绍,江苏省委高度重视改革宣传工作,省委书记娄勤俭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指导性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项改革进展顺利,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系列突破性改革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做法。当前,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切实担负起习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新使命,迫切需要通过宣传来增进共识,凝聚合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改革政策在群众中知晓度不高、利用率不高的问题,2018年6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江苏省委改革办和江苏省广电总台联合策划推出了这档改革政策解读栏目《黄金时间》。

  两年多来,《黄金时间》紧跟改革“风向标”,围绕个税改革、高考改革、苏北农房改造、户籍制度、营商环境优化、脱贫攻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改革举措,推出60多期专题节目,邀请省部委办局负责人、市县基层负责人、专家学者、观众代表走进演播室,进行政策解读宣传,全方位多层面解读改革政策、展示改革成果,回应群众期待,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改革进展、用好改革政策、分享改革红利。

  “《黄金时间》这档节目的诞生,可谓填补了江苏改革宣传领域的空白,是宣传党的政策,凝聚社会共识,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会上,不少相关厅局负责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非常重视,想要更好推动行业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宣传,全面解读中央、部、省的各项政策,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形成社会各界支持交通运输发展的共识。

  据记者观察,《黄金时间》的选题策划,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出台了一段时间,经过沉淀,已经看到改革成效的。比如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苏北农房改造等相关话题,通过节目组精心设置议题,让观众了解江苏的大政策、大环境、大民生、大情怀。另一类是关乎老百姓最切身利益、最现实问题的热点新政。比如个税新政2019年1月1日实施,2019年1月第一期节目就推出了《个税改革 全面落地惠民生》;5月江苏高考新政出台,紧接着就策划播出了《江苏新高考方案出台,考招教全面改革》;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克服种种困难,以云录制方式,迅速推出三期特别节目,及时解读江苏“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政,回应企业和群众的关切。

  杨琦表示,最受欢迎的节目,就是紧紧扣住了发展热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点的节目。政策制定出来,就是要让群众广泛知晓,并积极参与到改革进程中来。要继续把《黄金时间》栏目等改革宣传品牌和栏节目做好,对节目制作方式、制作手段、策划理念进行优化提升,不断地提升改革宣传的效果,让人民群众从中得益受惠。

  反映人民向往

  改革宣传,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广大观众,既要把党委政府满满的改革诚意表达好,也要把热气腾腾的民意反馈好,求取最大公约数、凝聚更多正能量。从这个意义来说,改革宣传不应该是单向的传播,更应该是双向的互动,引导多元对话、强化价值认同,让政策落实无偏差、无温差、无落差。

  《黄金时间》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立足于以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将改革政策讲准说透,营造轻松电视语境,改变嘉宾表达语态,努力让老百姓“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比如在录制“长江大保护”节目时,省住建厅邀请了污水管网检修团队,将检修现场搬到了演播厅,让观众实际操作智能机器人进行管网破损地段查找检修,城市管网修复的直观感受强烈。江苏省住建厅总工程师施嘉泓评价说,《黄金时间》节目一改“坐着说政策”的常态,严肃主题,生动表达,有效提升了观众收看的趣味程度。

  另一方面,在邀请权威专家点评,开展现场互动的同时,广开网友言论渠道,专门研发“问吧”小程序,与省政务办“12345在线”平台互通,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努力让群众可参与、可点评、可建言。座谈会上,民政厅副厅长戚锡生回顾“温情社会救助”改革节目播出后,老百姓对“只需跑一次 无需开证明”这一个政策点关注度极高,在评论区提出了很多问题,他深受触动:”每一条我认真审阅、亲自回复,我想,节目给我们提升政府部门公信力和亲和力带来了启发,改革不仅要做好,更要说好,要让惠民利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做到百姓心坎上。”

  很多与会代表都有着同样感受。《阳光信访解民忧》,是省政府信访局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宣传报道信访工作的电视节目。副局长刘光在座谈会上感叹道,受传统观念影响,信访宣传工作存在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的现象。这个节目的播出,在全省信访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信访部门“高调做”“主动说”的意识明显增强,普遍认为要更多运用大众媒体,加强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参与《黄金时间》节目录制达9次之多的省卫生健康部门也是受益良多。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坦言,“节目帮助我们在推出改革举措之初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引导形成合理预期,改进完善相关举措,获得更为广泛的理解与支持。”受节目录制方式的启发,她甚至在会上发出邀请,希望节目组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现场录制,更加直观地呈现百姓的改革获得感。

  《黄金时间》的实践表明:做好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不断反映、助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宣传才能体现价值,才会拥有持久生命力。

  紧贴时代脉搏

  《黄金时间》何以频频占据传播C位?

  据江苏广电总台台长卜宇介绍,节目在表现形式上,融合了“潮”的元素,在政府部门负责人节目现场解读时,配以大屏数据图表、政策小贴士的详实展现,保证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并大胆尝试多种形式样态,引入时下流行的扁平风格MG动画、手绘插画、VR等新媒体技术,满足不同群体的收看习惯和审美趣味;在节目传播上,突出“融”的理念,在江苏卫视、江苏公共·新闻频道、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和“江苏新闻”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端口同步直播。从节目播出前的预热,到播出时的网上同步直播,再到播出后发布精华短视频,进行多种方式、多轮次的有效传播。在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开辟《黄金时间》专栏,发布详细图文解读,同时在省委网信办大力支持下,每期节目直接推送至省级媒体、政务“两微一端”,人民网、新华网等央媒在显著位置挂标链接,转发精华推文和短视频。《学习强国》收录节目视频资源,供广大党员观看。

  对此,南京海关副关长彭伟鹏评价说,通过媒体融合将传播效果多轮次放大,对海关深入推进改革、有效解读政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正面效应和促进作用,充分运用好这一平台,可以成为我们推进工作的强大助力。

  改革宣传,与改革同频、与发展共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1月22日,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立足大局抓改革,在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上争当表率;要聚焦制度抓改革,在集成超越上争当表率;要统筹发展安全抓改革,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争当表率;要凝聚力量抓改革,在尊重和发挥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上争当表率。

  改革航船一往无前、改革宣传扬起风帆。正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杨力群所说,各单位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做好改革宣传的行动自觉和思想自觉,积极探索和丰富制度机制、方法载体,既做改革的实干家,也做改革的宣传员。媒体要进一步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选题策划,充分运用融媒体报道手段,不断丰富改革宣传报道的形式和渠道,不断提高改革政策举措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同感,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来源:评新而论 记者/王琎 朱晓莹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