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苏州这位特殊的博士用“三个手指”研发了无障碍地图

2021年02月26日 14:20:00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一则“脑瘫博士三根手指研发无障碍地图”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关于他的采访视频播放量近290万次,话题阅读量超过8900万,人民日报评价他“了不起!”

  他是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自强模范,也是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他就是高新区“轮椅博士”——李麟青。凭借一股韧劲带着团队他开发出全国首批为残障人士服务的“无障碍地图”,拿下2019年度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科大讯飞全球开发者大赛软件赛道全国第一,在苏州创业园的推荐下,成功登上央视《创业英雄汇》的舞台。

  “我是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

  1987年,李麟青出生在苏州,1岁时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从此走上了10年的求医问药之路。一直到上小学的年纪,都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在他和家人的苦苦请求下,校长答应让他“免费试读”拼音班,一个月后,他以满分的成绩实现了最初读书的梦想。

  小学三年级之前,奶奶抱着去上学,三年级之后,已经10岁的李麟青体重增加了不少,奶奶渐渐有些抱不动了。李麟青的母亲毅然选择辞职,全职照顾李麟青的生活起居和学习。“在学校,老师同学轮流背着我去上下楼,高考时,因为分到的考场在四楼,也没有电梯,体育老师背着我去考试。”李麟青回忆说。那年高考,李麟青取得了619分的高分,超出一本线40多分,顺利进入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就读。

11

  从一个被学校拒收的孩子到凭借自身努力进入大学课堂,再没有什么能阻挡李麟青在学习上的热情。因为成绩优秀,他一路保送硕士、博士,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2020年,李麟青顺利从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多年的求学路暂时划上了句点。不甘平凡的他,开始了自己第二条不同寻常的路——创业。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但是在街头却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我们的无障碍设施一直都在建设,电子地图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但对于残障人士来说仅有路线导航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知道无障碍通道、无障碍设施等具体位置。我比普通人要更能理解残障人士的痛点,我希望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走出家门、更好地融入社会。”李麟青创业初心也是来源于此,他要做的正是一款方便残障人士出行的“无障碍地图”。

  创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团队,由最初的两个人,慢慢发展到5个人、7个人。2019年3月,李麟青的奥博铁克(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苏州创业园。创业初期,李麟青带着这支小小的队伍穿梭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实地测试无障碍设施,搜集信息、录入数据。普通人花半个小时能完成的路程,他要花一个多小时。就这样,2020年7月,李麟青团队开发的首张无障碍地图正式上线了。

  只有3根手指可以灵活使用,却和拥有100多个按键的计算机较上了劲;即使身体被困在轮椅上,却已经跑遍了全球20多个国家……“我们想做的就是最大程度上消除残障人士与无障碍设施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更多的残障人士走到人群中去。”李麟青说。

22

  “做一款让残障人士有安全感的产品”

  打开“出行无障碍”微信公众号,进入地图,用户就可以查询到附近装有无障碍电梯、专用卫生间等设施的站点,甚至还可以帮用户规划无障碍出行路线,让残障人士更有勇气和信心走出家门。

  经过多次迭代,现在的无障碍地图已经具备了全景导航、实时导航、无障碍设施查询、语音播报及无障碍旅行线路推荐等多种功能,覆盖苏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多座城市,标注了包括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大型商业中心、地铁站等在内的10000多个无障碍设施信息点。

  求学的艰难没有让他倒下,创业的艰辛也没有令他退缩。四处筹措资金、招募团队成员,如今,李麟青创办的奥博铁克已成为全国首批、苏州第一家提供无障碍地图的公司,“我们的产品精准用户已经有几千人,他们既是用户,也是‘探路人’,会在后台实时反馈新的无障碍设施情况。”

  今年节前,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达成合作,力争在新一轮的数据搜集和城市覆盖上实现突破。团队的无障碍地图还将拓展服务边界,线上预约地铁爱心服务、无障碍车辆租赁等服务将陆续上线。“用智能化的手段,做一款让残障人士有安全感的产品”是李麟青的初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