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来了,年味浓了……
“压岁钱不变味”
“乔迁不请客”
“红白事缓办简办”
……
宿迁积极推动人情新风落细落实,
《人情新风“宿9条”》
被国家、省级媒体频频点赞,
连续登上微博热搜,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相关阅读量达1.9亿!
牛年NEW气象。
今年春节期,
宿迁又刮起了一阵新的文明风——
“压岁钱”不变味。
寒假前,宿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形式倡导“压岁钱”不变味,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价值观。各中小学以一堂“特殊”班会的形式开展了“家校携手”“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共同倡导“不让压岁钱变味 新风伴我过大年”。新年,很多孩子压岁钱“轻”了起来,有的孩子的压岁钱变成了暖心礼物,有的孩子不要压岁钱。孩子们在洋溢着阵阵文明新风的欢乐新春中,节约健康过大年。
截至2月19日18时,微博话题#你的压岁钱变味了吗##人情新风 宿9条#总阅读量突破1.9亿。其中,微博话题#你的压岁钱变味了吗#阅读量突破8085.1万,微博话题#人情新风 宿9条#阅读量突破1.1亿。2月10日、13日,#你的压岁钱变味了吗#两次登上微博热搜前三,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活动还吸引@江宁婆婆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杨建国 等知名微博大V的支持。春节期间,他们发起“牛年新风尚倡议”,倡导压岁钱不变味,呼吁过文明新年。
同时,“减人情负担 过文明新年”系列创意宣传海报,通过走心文案与网友产生情感共鸣。“压岁钱不变味”微博挑战赛和微博投票,共吸引近万名网友参与。
在宿迁,
人情新风早已吹进了千家万户,
“宿9条”逐渐暖化人心。
春节期间,抖音平台发布“人情新风宿9条”系列短视频,累计点击量近400万人次。《新人结婚只办家宴,沭阳村支书“大喇叭”喊话送祝福》《给幸福指数加分!这下老魏的头发有救了》等10余条视频被海量转发点赞。其中,《过年了,小红包表心意,拒绝“压力钱”“面子钱”!你的心意最珍贵!》单条点击量破百万人次(106万),点赞量达1.7万。
创意互动新媒体产品《手绘H5:回忆压岁钱 文明过新年》,以手绘长图一镜到底的形式,回忆人生第一笔压岁钱到10岁的满心欢喜、18岁说吉利话、22岁工作后给父母包红包,到如今自己成家立业开始发压岁钱,倡导“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真,让我们延续幸福,践行新风尚,别让压岁钱变味”,总点击量超过88万人次。
↑↑↑点击观看视频
《压岁钱新风歌》主题歌曲上线,在速新闻视频号、宿迁手机台视频号、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受到网民广泛转发,阅读量达296万,总播放量超50万次。
文明宣传深入人心,这不各级媒体都投来了关注的眼神。2月14日、1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分别播发《宿迁:厉行节约倡新风 文明健康过新年》《江苏宿迁:厉行节约 文明过新年》,省台《新闻空间站》《新闻360》等栏目相继播发《宿迁:集体搬迁不办酒 移风易俗共践行》《宿迁泗洪:红娘“带节奏” 倡导新“婚”尚》《宿迁沭阳:大喇叭“不务正业” 人情新风“广”而告之》,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发布《王波、张迟迟,全村的“硬核”祝福来了!》,人民日报发布《一次丧事减负1.76万元 宿迁小村人情减负理事会减出新乡风》,重点关注宿迁围绕“压岁钱不变味”“乔迁不请客”“红白事缓办简办”等内容,倡导新年树新风,文明过大年。
宿迁人用文明新风
盖起了一座“人情减负大楼” 。
2020年1月10日,
宿迁发布了《人情新风“宿9条”》,
全市上下按照
“全要素动员、全社会参与、全领域推进”的思路进行全面推行。
《人情新风“宿9条”》发布10天内,央视、学习强国APP、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近200家媒体发布报道1.2万余条,累计点击量超6000万次。省文明委以专题简报形式在全省推广。《人情新风“宿9条”》条条源自百姓呼声,件件道出百姓心声,快速在宿迁落地生根,也成为继“宿迁文明20条”之后宿迁又一新晋“文明网红”。
今年春节期间,宿城区发布的《践行人情新风“宿9条” 过健康文明节俭祥和年》倡议书,以微信抢红包、接龙转发送福的方式践行移风易俗。
截至目前,接龙送福转发量已达到54.41万人次,不仅助力疫情防控,更在宿城区形成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持续推进《人情新风“宿9条”》落地生根。
文明新风暖,春节年味浓。
如今,
人情新风已经成为
宿迁老百姓生活中的亮丽风景线,
文明新风极大地提振了
宿迁人的“精气神”。
身边人、身边事都在减负,
人情新风真正入脑、入耳、入心。
人在宿迁,更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