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烙画艺术又称烫画,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手艺人以葫芦为底,用“铁笔”烙上各类吉祥的图案,寄托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今天就带大家感受一下这葫芦烙画的魅力。
在市区新孔路一家小店铺里,民间手艺人孙俊伟正忙着在葫芦上烙画,而他的身边,摆满了已经完成的葫芦烙画作品,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葫芦上,烙上了各类福字和吉祥图案,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民间手艺人 孙俊伟:“这是一个金蝉,这是元宝对不对,后面也是钱串子什么的。年味的东西有好多,你比方说像这个福,但是这个还没雕完,这不福字,这是百福图也是100个福字。烙出来的像这个字,就是八方来财,这过年很有寓意,放在家里面做个摆件。”
孙师傅告诉记者,“葫芦”又与“福禄”谐音,是老百姓心中的吉祥物。葫芦烙画历史悠久,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在过去烙画是用火烧热烙铁,在小小的葫芦上熨出烙痕,随着工艺手段的发展,现在手艺人都用电“烙笔”,通过不同温度,用按、压、描等手法,在葫芦上制作出栩栩如生的烙画作品。
民间手艺人 孙俊伟:“这种也就是两三天,面积小。像这种如果要是这样子的,这种就稍微复杂一点,因为它后面也有东西,就是说图案比较复杂的东西就是说要时间长,反正像这种小图案像这样的,像刚刚拿的要5天左右。”
孙师傅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逢年过节,这种寓意好的葫芦烙画更是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民间手艺人 孙俊伟:“我在10月份时候,就是说一些客户已经定了,像财神爷。今年不属牛,牛年嘛,这种牛气冲天。已经卖了有几十个的葫芦了。”
市民:“这些寓意也比较好,像这些字还有这些画,我觉得这些都蛮好看的。而且这些葫芦上面还可以挂一些中国结一些红绳什么的,然后挂在家里更有年味能突出一点过年的氛围。”
记者了解到,42岁的孙俊伟,因病导致下肢残疾,他18岁就开始学习雕刻、篆刻,两年前他无意中了解到葫芦烙画手艺,从此就深深爱上了这一门艺术。他通过刻苦自学、不断摸索,已经创作出几百余件葫芦烙画作品,普通的葫芦经过他手中的“烙笔”这么一按、一压,摇身一变就成为了精巧的艺术品。孙俊伟希望,他的葫芦烙画能让更多人领略到这种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希望通过自己的钻研让这种老手艺传承下去。
民间手艺人 孙俊伟:“这种东西是好多年传承下来这些东西,都是说年纪大的人一代代的,做手工(艺)要有匠人的精神,把中国这种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要坚持这种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