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字当头,细节为民,宿迁医疗机构防疫常态化

2021年02月18日 10:16:12 | 来源:宿迁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强度加大,疫情防控更不能放松。作为群众看病就医和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宿迁市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做得怎么样?2月13日下午,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启用“苏康码”智能闸机

  “请提前准备‘苏康码’!”进入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无论是门诊楼、急诊楼还是住院综合楼,门前都有医护人员举着告示牌,提醒就医患者,提前准备“苏康码”。

  与以往不同的是,智能闸机取代了人工测温:只要拿“苏康码”或身份证在识别区扫一扫,按要求将人脸置于相关区域,闸机上端的显示屏就会出现人证核验信息、体温度数、“苏康码”状态;一切正常者闸机自动放行,用时大约3秒。

  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及儿童,入口仍保留了人工通道,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体温、医护人员进行流行病学史询问并登记,符合条件者方可通过人工通道进入。

  “目前医院所有出入口,都设置了测温点,严格落实‘一人一码一测温’要求,把好入院的第一道关口。”该院医务处相关负责人徐鹏程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共设置3个智能闸机通道,分布在急诊楼东门、门诊楼南门和住院综合楼南门。智能闸机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苏康码”识别、体温检测、身份证人脸比对,有效提升了医院的通行管理效率。此外,该平台还可实时记录进入院区的人员身份信息,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核酸检测“自助服务”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有出行计划的市民来说,一份核酸检测证明几乎成为标配,大家在出行前,都会主动去做核酸检测,以免回不了家或出不了远门。

  市民张先生两天后要去外省探亲,出发前主动前来做核酸检测。他说:“虽然是自己开车,到了外地也有住的地方,但还是要按规定做核酸检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记者在发热门诊前看到,这里的核酸检测正在有序进行。拿上身份证登记、缴费,然后来到门口的核酸检测专用帐篷,再用一个棉签采集咽拭子,一整套流程下来不超过5分钟。

  据了解,为了满足市民复工和返乡核酸检测的需求,医院上线了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自助系统,在手机或自助机上均可完成核酸检测申请、缴费,采样完成后,4-6小时出纸质报告。为保障核酸检测快速有序进行,医院在专门的挂号点配备了医护人员,凡是需要检测的人员,都可以快速得到指引。

  工作人员说,这里的自助机春节前就开始工作了,年后并不算忙碌,“年前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检测800多人次。”工作人员说,医院引进了3个PCR试验台,可日检核酸4000人次,市民来检测时只需要带上身份证,不需要提前预约。

  谢绝探视住院患者

  “我在医院很好,你放心!护士还把自己的‘养乐多’省给我喝……”2月13日下午3点20分,原本是家属探视时间,住在该院重症监护室的刘先生用手机视频,向屏幕另一端的家人报平安。

  “病区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医院谢绝探视住院患者,提倡家属视频探视。”该院医务处负责人说。

  “谢绝探视住院患者”,这是所有医院明确规定的“硬杠杠”。此外,住院病区实行24小时出入管控,对住院患者严格实行“一床一固定陪护”制度,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都要提前进行核酸检测,医务工作人员则是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和在该院工作的物业人员,需凭有效工作证件进入病区。

  此外,记者了解到,该院及市传染病医院积极做好应急物资、急救防疫设备准备工作。储备了各类应急物资包括:医用N95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负压救护车等医疗器械和装备,α-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类药品,为应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安排专人随时检查各种药品和器械,保证无过期,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确保应急工作万无一失。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