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来了——江苏省美术馆以“美”贺岁

2021年02月11日 09:57:56 | 来源:江苏省美术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春节期间,江苏省美术馆于2021年2月11日(除夕)至2月13日(初二)闭馆。2月14日(初三)至 2月17日(初六)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7:00(16:30后停止入馆)。2月15日(周一)正常开放,不闭馆。

  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避免人群聚集风险,保障观众健康安全,江苏省美术馆实行限流入馆措施。观众须通过官方微信实名预约,凭预约信息入场。

  观众出示预约信息,并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市民卡、军官证等),在场馆入口处免费领票,经安检后入馆参观。

  新春

  过年,是指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2021年按照十二地支的分配是牛年,在传统文化中,牛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象征,有五谷丰登、平安祥和的寓意,代表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正因如此,牛是古今文学作品中的“常客”。王安石就曾经写下“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的诗句在赞美牛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牛也是重要的家畜之一,被评为“六畜之首”,我国养牛历史悠久,牛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牛文化也丰富多彩。历代艺术家都以牛为主题,留下了大量描绘其形象的诗歌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清 茅履 《牧牛图》 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侯德剑 《牛音》 1995年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李可染 《秋牧图》 1960年 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秋牧图》,纸本水墨设色,横45.5厘米,纵69.2厘米。画面远处一片葱茏的藤蔓架下,三个男童或趴或站,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的小罐,其中一个男童的手里还拿着一根小棍似的东西,原来这几个孩子正在玩当时乡间非常流行的斗蟋蟀。男童的身后是三顶随意放着的草帽,画幅前面躺着的牛则告诉人们整幅画面的含义:三个正在放牧的牧童休息闲暇之余凑在一起斗起了蟋蟀。画中的牛着墨最多,浓重的笔墨下,画家塑造出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尽管牛趴在地上,眼睛却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另一头牛酣睡着,恬淡的气息从画面中延展开来,朴拙中透露出野趣。据说李可染画牛与别人不同,他喜欢先画牛的眼睛,一笔下去就定了整个牛的神情与姿态。李可染说:“墨团团里黑团团,黑墨丛中天地宽”,指的就是中国水墨画朴素而深邃的意境,他将自己比作一头孺子牛,终生勤耕不辍,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之光 《草原之花》 1981年 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徐善华 《竹牛》 1996年 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清 杨晋《牧牛图》 康熙五十二年1713 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胡一川 《牛犋变工队》 1943年 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胡一川作为新兴木刻运动中最早一批开始创作套色木刻艺术的艺术家,包括《牛犋变工队》《闸北风景》《轰炸》等一系列作品就已经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牛犋变工队》这幅作品里,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质朴豪放的用刀和扎扎实实的造型语言。不仅如此,画面的构图和光影运用也给人以一种迎面而来、热火朝天、充满干劲的激昂情绪。我们在一个相对较低的视点去观看画面中变工队劳动的场景,这样的视角更能烘托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在木版套色作品中,如何将画面中的颜色巧妙合理地归纳概括,这幅作品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在只用几种颜色组合的情况下又能让观者完全体会到劳作生产紧张有序的画面感。

  (此处引用刘彤彬所撰E观藏内容)

  伍必端 《牛》 1990年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牛年

  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也有许多以牛为图腾崇拜物的国家和民族,如古埃及人、波斯人视公牛为人类的祖先,在印度,人们将牛奉若神明。在华尔街的铜牛更是受人们尊重,人们认为只要牛的存在就可以使股市有好的前景。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也是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伙伴。在有着大约两万年历史的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达米拉岩洞等的壁画艺术中,就有牛的形象出现,由此可以推测,牛就是最早出现在美术作品中的动物。

  拉斯科壁画牛

  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 《格尔尼卡》 1937年 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文森特·凡·高 《母牛》 1890年 现收藏于法国里尔不扎美术馆

  马克·夏加尔 《带阳伞的母牛》 1946年 私人收藏

  康纳尔斯卡(波兰) 《牛》 1935年 江苏省美术馆馆藏

  保罗·高更 《跪牛》 1888年 私人收藏

  过完春节,新的一年正式向我们走来。牛舞丰收岁,鸟鸣幸福春。在此祝愿江苏省美术馆的观众们在牛年都能够身体健康,平安吉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