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月10日从南京市水务局获悉,通过实施水质提升工作,目前南京南湖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实现了从V类水体至Ⅲ类水的跃升,湖体生态系统进一步恢复,完成了“清水型湖泊”的建设目标。
据了解,南湖公园是南京第一座开放式活水公园,于2005年向市民游客全面开放。“随着时间推移,湖体底泥淤积,岸坡、栈道破损以及管护力量配置等问题日益凸显,南湖水质也逐年下降,开园时的光彩随之黯淡。”南京市建邺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守护好南湖居民“后花园”,当地着力实施南湖水质提升工作,通过对湖区面临的污染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构建运行南湖主湖区清水型生态系统及生态湿地塘系统,逐步实现水质长效提升。据介绍,整治中,建邺区首先对南湖湖底进行全面的底质改良,创造出构建水下生态系统的基本条件。随后,分区域通过扦插、抛种等手段,种植黑藻、苦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金鱼藻、微齿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等多种沉水植物,打造水面、湖底“双森林”水生态系统,通过投放无污染病害鲢鱼、梨形环棱螺等鱼类、贝类,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大大提高了南湖的美感度。
记者在南湖公园看到,南湖水体透明见底,周边景观优美,不少游人驻足拍照。据介绍,治理开始后,南湖水质从V类水质逐步提高,在2019年4月已稳定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标准。截至目前,基本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自然性的原则,构建更加健康、稳定、完整的南湖水生态环境系统。”养护单位南京禹贡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鹏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