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之下,很多人放弃了回家团圆的机会。他乡亦是故乡,江苏各地纷纷推出暖心服务,让就地过年的群众留得下,过好年。
【“留得下 过好年” 江苏暖心服务稳岗留工】
在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重大项目施工现场,1500名左右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友们选择就地过年。在距离工地十分钟路程,500多个集装箱组成的工友村里,大家忙里偷闲,在宿舍门口贴福字,挂饰品,迎接新年。
江苏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建设项目建筑工人刘艳亮说:“都是五湖四海的,聚到一块也是一个缘分,然后在一块吃饭,相当于一个大家庭在一块相聚。”
除夕越来越近,工地厨房里已经准备了起来。为了让大家安心过年,今年年夜饭将有30种不同的菜品。工程方还为留守的建设者们提供春节假期的三餐,读书室、超市、医务室也都正常开放。据了解,春节期间,南京市将有近100个工地不停工,数万名建设者就地过年。
【品质过大年 文化大餐精彩不断】
春节长假,文化大餐必不可少。镇江市图书馆图书流动车开进当地企业,送去300本图书,员工们动动手指就能在线阅读电子书。苏州张家港云展览、云阅读、云健身等七大类100多项文化活动精彩上线。常州市图书馆推出"年味"直播云课堂,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丰富的年俗、年味和年景。
常州市图书馆社会工作部副主任庄琦玲说:“把我们线下活动转移到我们线上直播来,希望我们老百姓能过上团团圆圆的新年。”
【温暖迎新春 志愿关爱留守人群】
为关爱“就地过年”群体,各地志愿者也积极行动起来。南通如皋、常州新北等地组织摄影师为辖区外来务工人员拍摄新年靓照。
南通如皋市摄影家协会志愿者黄友谊说:“准备在年前拍1000个,洗成照片以后做成镜框,寄给他们爸爸妈妈,让他们看自己儿女在如皋工作的场景。”
为解决就地过年职工的后顾之忧,各地为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送去温暖。连云港海州区、泰州高港区志愿者为留守老人,送去大米和油等生活品,帮老人打扫屋子、张贴福字。为了让留守儿童不孤单,让他们的父母安心在外就地过年,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刘集社区的33名“乡贤爷爷”组织到一起,开设乡贤课堂,为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刘集社区“乡贤爷爷”刘家波说:“让孩子们在这里不感到孤单,感到非常的快乐,父母不在身边也能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明洋、曹晓宇、李志阳 张家港台、镇江台、丹徒台、常州台、泰州台、扬州台、泗阳台、连云港台、如皋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