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非遗”,真“牛”

2021年02月08日 15:50:44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牛年将至,在中国文化中,牛的形象,一直代表着“勤劳刻苦”“任劳任怨”等,也渗透在百姓生活之中。同样,那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有很多都和牛有关。无论是雕版印刷的“牛”形象,还是以牛肉为主的宴席,在扬州诸多的“非遗”项目中,有近20个项目,都和牛有关。

  广陵古籍刻印社的牛

  世界级“非遗”

  雕版印刷、剪纸的牛形象

  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作为世界级“非遗”主体传承单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都会印刷生肖图案,迎接新春佳节。今年,也不例外,也有一张“牛气冲天”。画面上的牛为简笔画的模样,流畅高耸的线条代表着牛脊背,而2021的字样,也被巧妙设计成为牛腿,整幅画面的牛,弯腰向前,气宇不凡,有一种牛年往前冲的气势。除此之外,雕版印刷大师李江民,也在今年印刷了一幅《昂首金牛奔盛世》,这幅画面上的牛,更加写实,牛身上的线条,肌肉骨骼,宛如祥云,印在金色宣纸上,显得格外贵气。

  同为世界级“非遗”项目,扬州剪纸也有很多传神的牛作品。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章荣,设计好几款牛主题的剪纸作品,每幅都是栩栩如生,通过剪纸将牛的“脚踏实地、敢于拼搏、开拓进取、勤劳奉献”的精神内涵进行生动诠释与艺术展现。传统的生肖牛剪纸,也是扬州剪纸的经典。

  雕版大师李江民雕版印刷的牛

  国家级“非遗”

  可唱可赏形象多变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也有多个“牛”的形象。比如在扬剧中,在仪征一带的扬剧艺术中,就有一首经典的《小放牛》,描述的场景,就是一位放牛郎,看到邻村的美丽村姑路过,两人对唱歌舞,互表爱慕之情,内容传统,透露着中国文化的质朴单纯。

  在扬州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玉雕和漆器,可谓是工艺界的两大代表。玉雕作品中,就有过牛主题的经典,那是一尊犀牛雕像,昂首向天,气宇轩昂,匠心独运的还在于背上还有一只小犀牛,同样的姿态,同样的神情,可谓是“牛上加牛”。整体造型古朴厚重,令人过目难忘。而在漆器工艺中,则是卡通可爱的造型,小牛伸出舌头,脑袋摇头晃脑,颇有童趣。漆器的生肖牛挂件,也是形象活泼,令人爱不释手。

  漆器牛

  扬州刺绣善于将画理与绣理融于一体,在今年,扬州特殊教育学校的黄丹丹老师,就绣出了一幅水牛图,绣面之上,两只水牛安逸游在水中,不经意的对望,透露着浓浓的伙伴情谊。而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也绣出了不少牛的图案。

  金银细工技艺,也有过经典的牛造型。工艺大师方学斌介绍,曾做过一只银珐琅镶嵌鎏金《奔牛》,这头牛身绘五彩图案,镶嵌各种宝石,可谓是一只价值不菲的宝牛。而在现在,也有工匠用银子打造生肖牛,拇指大小,灵巧可爱。

  刺绣牛

  省级“非遗”

  放牛号子悠远绵长

  在省级“非遗”扬州民歌中,就有悠远绵长的放牛号子。扬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夏峰介绍,以前农民们在田间耕种时,都要唱着号子,调节气氛,舒缓情绪。而在各种号子中,放牛号子是率先唱响的,因为每年耕种之前,都需要牵着牛犁地,在犁地时,飘扬在大地上的质朴歌声,就是放牛号子了。在音乐类别中,还有扬州古筝,牛骨可以作为扬州古筝的配件出现。

  而在扬州竹刻、扬州牙刻、扬州木雕、扬州灯彩这些省级“非遗”中,牛的形象也是多次出现,这些牛形象多变,却都寄托着人们对于牛的喜爱之情。

  金银细工银珐琅镶嵌鎏金《奔牛》

  市级“非遗”

  多半都和“吃”有关

  在市级“非遗”中,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令人垂涎欲滴的大仪全牛宴烹饪技艺,全牛宴采取水牛身上各个部位,制作出样式多样,口味不同的精美菜肴,牛肉汤是全牛宴的基础,五香牛肉则是全牛宴的灵魂。

  同样出名的,还有裔家牛肉制作技艺,这是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制作配料多达20多种,多位中药材,再配以百年陈卤。由于牛的部位不同,成熟时间不一,制作时需要经常开锅,分批取肉。根据古法制作出来的牛肉,绵软鲜嫩,浓香扑鼻。

  剪纸牛

  牛在民间,也是一种象征。比如大仪祚牛习俗,以前每年的除夕,大仪镇都要举行火神祭祀的活动,称为“祚牛”,既虔诚恳求火神菩萨保佑,又预祝来年牛市生意兴旺发达。

  竹刻牛

  当然,在市级“非遗”中,还有扬州面塑、扬州瓷刻、扬州铜器制作技艺等,也多会以牛为主题进行创作。扬州“非遗”,真“牛”。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