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看适老:方便群众办业务 这些细节很暖心

2021年02月05日 20:06:4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手段不断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年轻人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老年人却越来越感到“落伍”,ATM、手机银行不会使用,界面字太小看不清,腿脚不便上不了台阶……这些都成为困扰老年人获取金融服务的难题,前不久一位高龄老人被人抱着到银行做人脸识别的图片还上了热搜。如何才能让老年人也能体验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呢?

  南京已经有银行开始了探索。2月5日,今年79岁的邱女士一早便来到了招商银行南京城南支行办理业务。大堂经理看到邱女士需要到柜台办理业务时,并没有让这位老年客户排号,而是直接把他领到“爱心窗口”。邱女士表示,以前到银行办业务,自己最头疼的就是电子叫号、电子签字、人脸识别这样的高科技,现在她发现银行的工作人员对电子笔和摄像头都做了文字说明。

  “写字的笔和电子签字的笔是两种笔,两种用途有时候会搞不懂,现在大家很清楚了。人脸识别我们搞不懂,现在摄像头旁边贴字了就非常方便了。”办事市民邱女士说。城南支行地处南京城区,周边多为老小区,日常网点老年客户占比较多,为进一步提升老年客户服务感受,城南支行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习惯和体验,探索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金融服务举措。工作人员在为老年人客户办理业务期间,会适量提高音量、放慢语速、耐心指导,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客户在各岗位间折返办理。“我们给老年客户提供了放大镜,让他们看得更清楚,在厅堂设置了爱心专座,也设置了常用药品箱。不方便来的,我们会安排专人上门服务。”招商银行南京城南支行大堂主管张银说。

  此外,银行方面还定期组织员工开展老人智能工具使用的专项培训,提升“适老”服务水平。“电子设备使用的专项培训,方便厅堂员工快速帮助老人操作,我们也会定期举行沙龙讲座,邀请老年客户参加,介绍基本的金融业务以及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客户听了感受很好。”张银说。记者了解到,除了金融服务业,各行业都将针对老年人群体做出适老化改造。为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南京今年计划完成社区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5万人次,并将辅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内容列入“全科社工”技能考核。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