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很多人都开始置办“年货”,2月4日下午,记者从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期市场监管局对节前热销的各类“年货”食品开展了专项抽检,抽检结果也正式发布。
“年货”食品专项抽检共抽检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以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肉制品等13大类食品、510批次,检验项目涉及质量指标、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指标等食品安全指标。共发现不合格样品5批次,总体合格率99.02%。其中,3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涉及黄鳝、土鸡蛋和韭菜各1批次,不合格项目为农兽药残留。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副院长凌睿介绍,黄鳝和鸡蛋中检出了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它们都是抗生素,主要由于在养殖过程中添加了饲料,或者使用了添加抗生素的饲料造成的残留引起的。如果长期食用抗生素超标的产品,会在人体内蓄积,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韭菜中的腐霉利是农药残留,也是国家标准中规定有限量的。
另外2批次不合格产品为餐饮食品中复用餐饮具,不合格项目为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和大肠菌群超标。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食品中心主任顾慧丹介绍,根据规定,在餐饮具里面大肠菌群是不得检出,有检出就提示有可能是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有可能是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消杀,操作人员操作得不规范导致了人为地污染。如果是由集中消毒单位提供的餐饮具,可能存在包装材料的二次污染。
目前,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已经要求属地市场部门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工作,督促企业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董雯 颜斌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