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与以往不同,有些人的归途,变成逆行坚守;有些人的团聚,变成就地过年......尽管少了家的归属感,但在徐州这座包容的城市,会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别样的热情。
随着春节越来越近,游子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面对疫情防控形势,如何让留在徐州就地过年的外来务工者过个好年?如何让身在异地打拼的徐州人在他乡就地过年没有后顾之忧?在铜山刘集镇,这里积极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或调休,以岗留工、以薪留工,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并对安排农民工就地过年的企业给予表彰。
就地过年 异地过年 暖心年味“不打折”
在安康家居厂,经理李伟为8位就地过年的外地员工每人发放了800元的“留岗红包”。他表示:“欲留人,先留心,就地过年不是强制要求,更不是将就过年,既然要留人过年,就得有诚意满满、实惠多多、惠及于民的暖举措。”
“不仅为我们留守职工发了大红包,还为我们准备了小礼包,除夕夜还有包饺子比赛,大家同吃年夜饭,同观牛年春晚,就地过年的我们真是安心、舒心、暖心。”员工陈君笑着说。
就地过好年,物质激励少不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关怀同样也不可或缺。刘集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对响应号召留在外地不能回刘集过年的务工人员,安排网格员、志愿者对他们的亲人开展针对性帮扶,加强定期探访,及时了解需求,提供帮助,解除在外就地过年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此外,刘集镇在15个行政村张贴、发放宣传单,宣传单上印有村里值班人员的联系电话。“我们村设置了值班电话、建了微信和QQ群,过年期间有急事、难事,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志愿者会第一时间上门解决。”东风村党支部书记丁道金说。
留守儿童 空巢老人 春节“家人”不缺席
“妈妈你看,这是叔叔阿姨教我们做的花,还送了好多礼物,我很喜欢!”在柳泉镇东蔡村文化大礼堂,小郑沫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通过志愿者的手机和妈妈进行视频通话。“妈妈今年不能回来陪你们过年了,你在家里一定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哦。”视频那头,离家近一年未见孩子的母亲热泪盈眶,话语间满满都是对孩子的思念。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为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生活不孤单,柳泉镇切实做好配套服务,尽可能地减少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苦,并在生活上真正给予关心关爱。
连日来,柳泉镇志愿者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对本地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情况进行细致排查,进一步摸清详细底数、家庭状况、外出劳力务工情况等。在疫情防控前提下,柳泉镇开展“童心同行”服务活动,“零距离”了解、关心留守儿童,同时开展全民阅读春风行动,发放爱心阅读礼包,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温暖。
根据村民需求、入户走访、村民反馈等情况,柳泉镇筛选出需要帮助的人群进行走访慰问,积极开展“我孝你笑”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爱心理发、健康义诊等服务。“感谢党和政府,时刻惦记着我们,让我这个老头子不知道说啥好了!”前亭村耄耋老人张洪成感动的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云团聚”成为可能。给家里老人电话拜年,和父母视频连线,和亲朋好友网上聚会,亲情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浓厚珍重。给父母网上购物,送去过年大礼,给孩子发个红包,作为压岁钱,家人们彼此拱手,传递新春美好祝愿。虽然身处异地,但是“云团聚”让我们感受与家人团聚的幸福,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奋力奔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