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版《山海情》是怎样炼成的

2021年02月01日 09:50:48 | 来源:南通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西边有座山,东边有片海,山海本一家,客从远方来。

  1月31日,海安大剧院,舞台上彝族女孩清脆的朗诵,令到场的来宾与观众激动不已。南通艺术剧院原创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当天在“山海之约”的出发地海安拉开巡演帷幕。这场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将观众带到了8000里外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一幕幕场景中。

  《索玛花盛开的地方》是南通市重点文艺精品生产扶持项目,取材于江苏“时代楷模”——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的动人故事。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又名映山红,被彝族同胞视为生命之花,感人肺腑的剧情生动展示了海安支教教师群体杜鹃啼血、蜡炬成灰的高尚情怀。

  情满小凉山,32载支教路越走越精彩

  这部话剧塑造出海安支教教师景大民的艺术形象,从他退休前的最后一课切入,引出了30多年前海安支教老师走进大山深处后的一路艰辛。1988年,年轻的景大民作为海安首批赴宁蒗支教的教师之一,怀揣着诗人的梦想而来,在此扎根到老时对当年的学生流露心声:“我原本的理想是写下传世之作,但最终发现最好的作品就是你们。”

  海安与宁蒗,一个在黄海之滨,一个在彩云之南。1988年,一纸“木材换人才”的协议,开启了海安与宁蒗跨越万水千山的“山海之约”。宁蒗俗称“小凉山”,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全县有彝、汉、纳西、普米等12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教育水平较低,中高考成绩长年在丽江地区各县垫底。亟须走出谷底的宁蒗,希望来自教育高地的海安派优秀师资力量全权接管一所学校,于是,以两地地名第一个字命名的宁海中学在小凉山之巅诞生。

宁蒗中学全景(资料图)

  截至2020年,先后10批海安老师接续来到宁蒗,他们用知识点亮了山里娃的多彩人生,数以万计的孩子通过升学走出了深山。海安教师们创造了宁蒗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从首次获得丽江中考桂冠,到中高考升学率在丽江地区连续九年雄踞榜首,十人次夺取地区高考状元,宁蒗教育已成为丽江乃至云南教育的一面闪亮旗帜,海安老师们在这里探索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支教扶贫之路,成为东西部教育合作的典范。

  颂时代楷模,三个月打造出话剧新作

  2020年9月,这一优秀群体被授予省时代楷模称号后,再度激起了全社会的热烈反响。南通艺术剧院接到上级交予的重任:创作编排一台海安教师宁蒗支教题材的话剧。为了让作品早日与观众见面,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为了在2020年底完成试演,我们是一天当作几天用。”南通艺术剧院院长、该剧出品人陆益兵告诉记者,“正是有了这份争分夺秒的劲头,最终才能在3个月的较短时间内,将这出戏相对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

  剧中男主角景大民的饰演者是南通艺术剧院青年演员满贺。他坦言,作为一个90后,起初觉得难度很大。艺术剧院组织了剧组的主创人员赴宁蒗采风,这趟宁蒗之行,让满贺对人物的塑造有了全新理解。他告诉记者,在宁蒗,不管走到哪里,就连出租车司机,提到海安老师,没有一个是不夸赞的。到了宁蒗后,听当地百姓、宁海中学的毕业生用亲身经历讲海安老师的大恩大德,他才明白,他们是一群大写的人。以前不大清楚这些老师为什么被当地人称为“海安舅舅”,问过老百姓才知道,舅舅在他们的风俗中是最值得尊重的人。满贺说,在这以后开始进入角色,经过这次演绎后,老师在他心中的地位更加崇高了。

  向名师取经,为话剧之乡再添新彩

  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以南通艺术剧院话剧团为演员班底,特邀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担任总导演,上海越剧院莫霞担任编剧,舞美、设计、多媒体团队都是来自上海,在艺术表现上颇多创新。

  陆益兵介绍,这是继《锦江传奇·董竹君》之后,与卢昂团队的再一次握手。一方面是上一次合作很愉快,另一方面是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借助上海方面人才多、执行力强的优势,使南通话剧实现借力发展。

  卢昂导演在去年底曾接受记者采访,他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教师,全国各地支教的故事也了解过不少。在了解到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三十多年从未停歇的事迹后,我被感动到了。”卢昂认为,师者,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认识自己和世界,成为他们内心希望成为的那个人。赴宁蒗支教的海安老师们,一直都是这么努力的。这让他在执导这出戏时有了真正的底气。

  记者昨天连线了这部话剧的编剧莫霞。她说,接到这部剧的创作,正好在2020年教师节。海安老师支教宁蒗的素材很多很感人。消化吸收之后,写出了一个原创故事。在创作中写“问题班”,就是想反映以人为本这样的理念。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成绩不是全部,做人才是根本。人性中有温暖的,也有真实的艰难的部分,有责任的创作者应该关注。

  南通话剧新年如何展新姿?陆益兵介绍,《索玛花盛开的地方》这次在海安公演6场后,会在南通继续与观众见面,接下去将展开省内巡演。自从话剧《张謇》的成功打造,曾被誉为话剧之乡的南通在国内话剧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紧接着,话剧《锦江传奇·董竹君》、舞剧《冰语》等文艺精品,使南通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陆益兵介绍,2021年,南通艺术剧院将再推两部新戏,一部是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的话剧《英雄归来》,一部是反映警察题材的儿童剧《因为爸爸》,力争为观众展现话剧之乡新的风采。  

  新闻多看点

  昨晚演出的同时,远在云南宁蒗的第十批支教团队,正在为期末考试带领学生进行最后的冲刺。

  32年来,海安教师群体累计为宁蒗培养大量人才。目前,宁蒗县的7000多名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里,近一半是海安老师的学生。海安实验中学支教教师于清秋表示,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批次老师的努力,宁蒗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经济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变化和当初海安支教,有很大的关系。

  已支教十年的第十轮支教教师孙锦群介绍,这几年前来支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说:“我们老教师退出后,相信年轻教师不但能顶下来,一定还会比我们做得更好。我看好今后宁海合作,未来可期。”

  宁蒗中学升旗仪式(资料图)

  (来源:南通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