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大中小学校陆续迎来寒假。苏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寒假期间如果不注意防控,孩子们发生近视的风险反而会增加。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是近视防控的两大“法宝”,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来听眼科专家“划重点”。
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易近视 每天至少2小时“目”浴阳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专家介绍,近期门诊中,三分之一是近视的患者,以中小学生为主。
今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初一学生来检查视力。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成虎说:“正常视力1.0,他是0.3,估计近视度数在一两百度,这种都是单纯性近视,主要与后天的用眼习惯有关系。”
这位学生说,进入初中后,发现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戴了眼镜。平时为了预防,他很注意控制电子产品使用,一周不超过三次,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40分钟。为什么还会患上近视呢?他分析和学业压力有关:“一般我回家以后就六点多了,晚上开始拼命写作业,可能到9点写完,之前是不太出去的,现在发现近视了,我妈会经常带我出去逛逛,一天户外两个小时达不到。”
教育部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2020年上半年学生近视率增加11.7%。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或是学生视力下降主要原因。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团队2020年对50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也显示,江苏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平均只有1.2个小时,其中小于70分钟的,达到70%。而国家推荐标准是大于2小时。眼科专家提醒,寒假期间,家长首先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成虎说:“自然光线能够有效预防近视,至少要保证两个小时,只要是在户外阳光下就可以,包括在家里,在阳台上坐一坐、玩一玩也可以。”
小学前不建议使用电子产品 线上学习尽量选择大屏幕
此外,还要严格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为预防近视,上小学前的孩子,最好不使用电子屏幕;学龄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间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是要线上学习,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个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
王成虎说:“电子屏幕越大,物像越大,眼睛就不容易疲劳,还有分辨率要高一些、越清晰越好。”
端正读写姿势也很重要,做到胸前与桌子间隔一个拳头的距离,眼睛与书本间隔一尺也就是33厘米的距离。晚上学习时,要同时使用房间顶灯和读写作业台灯,防止光线过暗,眼睛疲劳以后发生近视。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