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贲德、郑有炓获“突出贡献奖”

2021年01月21日 16:46:2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记者今天从省科技厅获悉,根据最近公布的《省政府关于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20年度全省共271个项目被授予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教授贲德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郑有炓被授予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71个获奖项目中,东南大学“超高时空分辨率认知型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等45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南京邮电大学“5G异构无线接入网融合组网关键技术与应用”等7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东南大学“多重社会网络情境中的多智能体任务分配与协作模型”等152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此外,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省企业技术创新奖;罗伯特•道格拉斯•埃文斯(Robert Douglas Evans)等7人获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贲德,雷达专家,吉林省九台市人,1938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雷达专业,曾任信息产业部电子14所副所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受聘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贲德院士是我国PD火控雷达领域的奠基者和学科带头人,长期担任电子雷达系统研制的技术和行政负责人。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承担了我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任务。担任研制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的总设计师,突破了PD关键技术,主持完成了雷达工程设计,解决了雷达在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和工程上的难题,使PD雷达研制得以突破,是雷达领域中的重大成果。贲德院士曾获电子部科技成果特等奖2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国防科技重大贡献光华基金特等奖1次,并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南京市第二届十大科技之星称号。

  郑有炓,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专家。1935年10月1日生于福建大田,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物理研究,近年主要致力于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首次观测到AlGaN/GaN异质结构二维电子气舒勃尼科夫-德哈斯效应(SdH)双周期振荡,揭示量子阱双子带占据和子能带间电子散射及高温下高阶子带电子输运散射机制;揭示压电极化和掺杂对二维电子气浓度和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创新发展了基于极化诱导的AlGaN/GaN增强型MIS场效应器件、硅基AlGaN/GaN/AlGaNMSM紫外探测器和蓝宝石基光导型紫外探测器;提出压电调控的金属/铁电体/氮化物半导体的新型复合异质结构,开辟发展GaN-MFS器件新途径;创新发展了锗硅异质结构外延和高选择性GeSi/Si化学腐蚀技术;发现应变锗硅合金有序化新结构,提出有序结构新模型;创新发展了具有极高光电响应度的能隙阶梯缓变结构锗硅红外探测器;提出基于锗硅技术制备SiO2/Si量子限制的硅量子线及自限制氧化制备超精细硅量子线新方法;在II-VI/III-V族半导体复合结构研究上,首次观测到CdTe/InSb复合结构界面存在高迁移率二维电子气及二维电子气占据子带规律。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人才培养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各一项。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以及国防科工委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国家863计划先进工作者一等奖。

  (来源:融媒体新闻中心 黄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