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袁牧:保持苏州古城原貌,打造文化产品理想的展演舞台

2021年01月20日 16:43:20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州人文荟萃、底蕴深厚。

  如今,利用好文化符号、载体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产能势在必行!

  今天(20日),“为推动苏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专题座谈会在太和会议中心召开,市政协委员们各抒己见,带来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来自文化艺术界别的苏州市政协委员袁牧已经履职10年,带着画家、雕刻家、教授等多重身份,他提交过多份提案,始终关注苏州文化品牌建设工作。

  “这10年来,苏州文化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最初在做调研和提案的时候,我还把重心放在工艺美术的关注度以及工艺美术师的生活状况上,然而现在,大家讨论的都是文化产业发展,这说明,以前关心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我们如今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袁牧告诉记者,“从工作重心的转变可以看出,这10年文化事业的推动有显著成效。”

  在袁牧看来,文化事业是文化主管部门做的事,而文化产业则是经济转化:“于是,‘变现’成为了重点,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牵涉到两个方面——产品的制作生产以及市场的营造和推动。”

  开拓古城文化市场

  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丰厚的苏作工艺造物技艺、“人间天堂”的口碑和“都挺好”的人文环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旗帜......这些资源和积累,都是苏州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更为重要的是,苏州有一座基本保持原貌的古城。

  “苏州古城是文化产品最理想的展演舞台,也是文化产业最大的市场。”袁牧说,“苏州老城具有‘最江南’的物态风貌和文化品性,老城区青砖黛瓦的街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自然的活化空间,也是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经济转化的最好展示平台。”

  因此开拓苏州古城文化市场,是实现高质量文化产业目标的基本保障。

  袁牧建议由市文广旅局牵头,联合住建和古城保护等相关单位,对苏州古城可以改造的区域进行调查,按区域分步骤地制定出改造方案。

  以平江路改造为范例,参考兄弟城市成功经验,转变房屋性质,交由文旅集团统筹打造。

  “文化街区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文化定位、项目设置、区块划分等方面,既要考虑其自身特点,又要结合文化生态统筹考虑。”袁牧告诉记者,“要做到一街一品,一坊一貌,一巷一味,就需要引进各具特色的文化项目、手艺人和设计师,建成‘前店后坊’式现代文创体验空间,打造‘苏作时尚’特色文化街区,推进‘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进程。”

  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市场管理办法

  文化市场管理不能“一刀切”,更不可对已经形成业态的市场简单粗暴地取缔。袁牧说,“在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际,在开拓古城文化市场之时,迫切需要制定出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确立文化市场合法性的政策和法规,保证文化市场有序长效发展。”

  鼓励多样演艺活动促进市场繁荣

  袁牧认为,文旅项目是否能够吸引游客,文化市场是否能够促进消费,不是因为开了多少家宾馆民宿,也不是因为有多少产品可以销售,而是因为有什么可以参与的娱乐项目,有多少可以拨动心弦的内容。因此,健康的文体娱乐项目也是建构古城文化市场的必要因素。

  为了让文化市场“活”起来,让市民游客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实现文化产品的经济转化,袁牧建议政府在政策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苏州古城文化市场建设的城市管理办法,鼓励健康的艺术活动走上街头广场,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苏州不缺有文化的人,也不缺文化资源,只要让视野更开拓,并且有专业人才打造市场,我想,苏州文化产业前景不可估量。”袁牧说。

  (来源:看苏州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