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扬州警方获悉,2020年,在扬州市公安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和反响热烈的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问题,持续发力,深入开展 “云剑”、“利剑”、“断卡”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着力构建市、县两级反诈中心一体化打防格局,不断推动警力、手段和资源汇聚融合。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95.5%,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89.4%,全年返还被骗资金4615万元。发案上升幅度大幅减缓,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扬州市反诈中心始终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治”的打处理念,不断推动各地强化专项打击、常态化打击、落地打击、驻点打击,充分发挥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主力军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通讯网络诈骗案件 1007起,同比上升95.5%,刑拘涉诈犯罪嫌疑人951名,同比上升89.4%。“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全体反诈民警的辛勤付出。我们坚持严打高压常态化不动摇、不松劲,铁腕出击,严厉打击各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市公安局副局长秦雨花说。
全市公安机关反诈职能部门,在市反诈中心的推动下,迅速启动“云剑”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杀猪盘”“代办贷款”“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退款”四类高发诈骗案件。专项行动以来,侦破广陵“5·13”代办贷款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广陵“5·29”婚恋交友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邗江“8·15”网络交友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1名,带破全国案件近百起,受害人遍布全国。
4月11日,广陵区居民王某在网上购买口罩熔喷布被骗人民币800多万元,恰逢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受害人损失巨大。市反诈中心立即成立专案组,全力突破该案。4月13日,随着犯罪嫌疑人的落网,警方一举破获了该重大涉疫类诈骗案件,成功追回赃款500余万元。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宫文飞专门作出批示:破得漂亮!
为了确保涉案资金快速追账到位,市反诈中心、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与受害人通过“三方通话”的方式将全市诈骗警情接入市反诈中心,中心3个接警席全年接有效警情10075起,接警后,第一时间录入公安部平台紧急查控,30分钟内确保对一级账号完成止付,它级账号追踪至末级,全部完成止付操作。此外,为确保切断诈骗分子资金周转渠道,市反诈中心不断健全完善资金查控机制。实行警银融合、异地跨区域协作、建立第三方支付查询通道等措施,采用多方面同步查控的工作机制。工商、建设、农行、邮储四家银行派员入驻,接入银行专线,配齐设备,合署办公,协助资金查控工作的开展,确保查控工作万无一失。
止付只是紧急处置涉案账号的第一步,还需核实立案后对涉案账号进行冻结,对冻结资金进行甄别,明确权属,根据溯源返还原则进行返还。2020年以来,市反诈中心接警10075起,查询账号20.21万个,止付账号1.12万个,止付金额2.74亿元,冻结账户2.2万个。集中组织多批次集中反赃活动,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4615万元。
数据就是资源,数据就是能量。为最大限度地发现劝阻潜在受害人,市反诈中心与互联网公司加强合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共建预警拦截平台,对呼入我市的诈骗电话、诈骗短信,投放的互联网广告、虚假诈骗APP、域名实时监测、精准识别、智能预警、精准拦截,织密一张无形的防控网。
“扬州市反诈中心提醒您,您刚接到的是冒充客服的诈骗电话,如果再有类似的电话或短信,请不要相信”市反诈中心预警专员正在拨打预警电话,像这样的电话每天要拨出100多个,预警短信要发送200多条。
2020年以来,市反诈中心共预警劝阻11.9万人次,拨打预警电话4.4万个,发送预警短信7.6万条,有效防止资金损失4375万元,封停嫌疑人聊天工具4351个、域名235个、手机号3052个。
(来源:《零距离》记者/冯珂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