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合作是苏州太仓外向型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1月15日,以“深化对德合作,推进智造转型”为主题的重点德资服务业项目签约暨智能制造政策发布活动在太仓举行。
活动上,一批重点德资服务业项目和智能制造项目签约落地,涵盖了酒店服务、德式街区、创新孵化、教育培训、智造服务等方面。其中,德资服务业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其中外资部分约5.2亿美元。同时,太仓德国风情街开工奠基,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蜂巢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应用中心、德国博世互联工业应用示范中心等3个智造平台揭牌启用。
蜂巢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应用中心总经理王刚说,把我们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的,一些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来在太仓先打造一批样板点,然后辐射到全省、全国。
记者注意到,相比以往的德资落户, 此次签约的德资服务业项目将进一步扩展太仓对德合作的深度。落户项目不仅有德国知名的高端酒店,也有赋能当地制造业数字化发展的创新中心和平台,能为太仓集聚更多的人才优势,也不断推进当地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携手打造中德智能制造的“太仓样本”。
现场,《太仓市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近年来,太仓依托德企集聚优势,建立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示范项目。预计到2022年基本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此外,2020年12月底《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正式完成,标志着中欧合作进入新的阶段,也为太仓在深化对德合作上带来新机遇。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驻华代表何若白表示,不管是欧洲的企业还是德国的企业,他们都对在中国的投资很有信心,协定也有益于他们在中国和江苏的发展。特别现在政府给了企业很多的创新支持,从长远来看,很多企业都会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太仓是中国德企集聚度最高、中德企业创新合作成效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先后被中德两国政府部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全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目前,太仓落户德企累计达360家,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的近10%,建立了全国首个与德国双元制教育同步的培训中心、本科项目和地方标准,集聚了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三家“德国中心”和德工商中国区服务总部德中工商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建成投用了100多万平方米的系列化中德创新合作园区,连续10多年举办德国太仓日、太仓啤酒节等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对德创新合作格局。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