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开始,江苏高校陆续放寒假。离家许久的学子早已归心似箭,鼓鼓的行囊里,不仅装着一学期满满的收获,更有着对家人满满的爱意。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门口,记者遇到了正准备回徐州老家的朱俊鸣。除了衣服和学习用书,他还给家人购买了学校研制的中药产品。
“琵琶清润茶是带给我爸爸的,因为他喜欢抽烟,所以带一点帮他清清肺,让他注重日常保健。这个是枣仁合神饮,我奶奶平时睡不着觉有点心神不宁,买回去给她安神助眠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专业大三学生朱俊鸣说。
抗击新冠疫情,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放假前夕,朱俊鸣特意用专业所学,亲手为家人配制了防疫香囊。
“给家里人带一些增加他们免疫力,不仅可以证明自己在学校里学有所成,也弘扬了我们中医药的传统文化。”朱俊鸣说。
连云港鲁女士早晨5点多出发,驱车4个多小时来到南京邮电大学,接上大一的女儿回家。
“主要是想女儿了。”鲁女士说, “因为女儿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第一次出远门,有三个半月没见面了。”
王一婷给家里邮寄了南京盐水鸭和烤鸭,还给父母买了最爱吃的糕点。
“听同学说这家桃酥比较好吃,就想着给我爸妈带一点,然后还买了一点小零食。” 南京邮电大学广告学专业大一学生王一婷介绍。
“虽然不能进学校接女儿,但是感觉她长大了。”鲁女士说,“自己能洗衣服、刷鞋子,什么都能干了,以前在家里从来不干这些东西的。”
谢清松的老家在河北,今年他约了老乡一起回家,两人都给家里准备了南京特产。
“带了一些南京特产盐水鸭,我们那买不到这个东西,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吃。”南京邮电大学邮政工程专业大一学生谢清松说。
谢清松说,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的时候,自己是一名高中生居家防疫。这次回家,他想成为防疫志愿者。“如果有机会做志愿者的话就做志愿者,没有机会的话,留在家里隔离,也是对疫情的帮助。”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后要踏上实训岗位的袁昱明拎着大包小包告别校园。
“我们专业国内学习部分就到此结束了,后面就是送训、直接工作,我今年寒假的话,基本上把寝室里能搬的都搬空了。”飞行技术专业大三学生袁昱明说,“宿舍已经退了,还是有些不舍。”
袁昱明的行李中,带了一件象征身份和责任的飞行服,小心翼翼地罩在防尘袋里,回去要穿给父母看。
“这套衣服是比较正式的一套,我们一般出席比较重大活动的时候才穿。回家第一次当着家里人的面穿这家衣服,父母看见自己儿子穿这么帅,心里也蛮高兴的。”袁昱明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建华 徐授科 徐明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