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一年,看奋进高邮交出的这份硬核答卷!
2021年01月14日 11:05:48 | 来源:我苏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①
2020年,高邮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高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准确研判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经受住了一场场严峻考验,成功夺取了一项项喜人成果,在极其艰难的形势下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重大成果和荣誉独树一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守住了全年“三零”的“净土”;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摘取了扬州首家县级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
连淮扬镇高铁全线贯通,高邮“双站”投用,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荣列中国工业百强县第55位;
荣列中国创新百强县第44位。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839亿元、可比价增长3.5%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工业开票净增110亿元,增长12.8%、列扬州第一;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9亿元、增长3%;
固定资产投资481.7亿元、增长6.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93元、增长4.8%。

疫情发生后,在扬州率先出台“扶企稳岗15条”,发放各类政策资金2.7亿元,争取中央直达资金6.7亿元,全面减免缓缴社保费,减税降费7.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8亿元,新登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3万户,新增就业岗位11854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77%的低位。帮助企业融资28.8亿元,利率平均下降18%。实体化运作审批代办中心。实施市场准入领域“一证化”改革。推进“鱼跃龙门”上市行动等。 
深入开展“走百企解难题”活动,工业开票净增110亿元,增长12.8%、列扬州第一。“十亿方阵”企业增至8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0亿元,盂城驿景区创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清水潭度假区创成3A级景区。实现建筑业税收8.7亿元、增长14.9%,水建公司晋升水利水电总承包一级资质。 
推进聚才创新工程,荣获“中国好技术”3项,入选省级科技副总94人。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家、省示范智能车间4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众创空间3家,获省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48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5%左右。 
坚持“六个一”模式凝聚招商合力,成功开拓成渝经济圈新阵地,新签约产业项目155个,中节能太阳能等百亿级产业项目招引实现重大突破。到账外资1.5亿美元,超目标任务50%。在扬州开展的两场招商引资“擂台赛”中连夺“红旗”。 
强化“五个一”机制打造产业高地,重点经济板块以产业招引项目、以项目集聚产业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常态化开展季度冲刺赛加大项目引建力度,3个列省重大项目全部开工,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扬州“三新”项目完成率居各县市区第一。中环艾能项目一期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高邮速度”。 
指导“三区一镇”谋划确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出台专项政策,设立配套基金,组建招商公司,提升产业培育效能。“三区一镇”完成全市列省及扬州新开工项目任务总数的71.4%,三大园区工业开票占全市总量的65%。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编制,老旧小区改造等8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S333东延建成通车,通扬线“五改三”整治5座乡镇桥梁主体完工,高邮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有效突破。完成主城区河道水质提升,文游、北门农贸市场建成投用。 实施“五大攻坚战”整治城市脏乱差,采取“五大行动”营造文明新风尚。卸甲镇、车逻镇特平村同时创成全国文明镇、文明村。汪曾祺纪念馆、平津堰及南关坝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成开放,纪念汪曾祺百年诞辰、“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展等活动成功举办。 

完成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年计划,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商标3个,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四河四路”综合试验区启动建设。粮食总产实现“十六连丰”,生猪生产“1+4+N”体系基本形成。建成美丽宜居村庄30个,菱塘回族乡清真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苏中、苏北率先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108个“百企联百村”合作共建项目落地见效。 
整改销号环保督察交办及“回头看”问题131件、完成率97.8%。推行空气质量“点位长”制,环境空气优良率达82%、上升1.9个百分点。持续推进北澄子河水环境整治,国考省考断面III类以上水质比例达85.7%、上升14.3个百分点。按期高效完成高邮湖水生生物保护区及相关水域渔民禁捕退捕。 国内疫情发生后,坚持高位协调、全员发动,牢牢守住了抗疫防线。建立“7+2”责任体系,建成投运4家PCR实验室,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断增强。派出6批41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北京、新疆。 完成第三轮最贫困家庭精准帮扶。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救助困难对象5770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标准由每月148元提标至175元,公积金扩面4834人,新建儿童“关爱之家”4个、“残疾人之家”2个,创成扬州市级颐养示范社区3个。 
优化调整城区小学施教区,建成投用实小东校区分校及5所幼儿园。获评扬州市高中教育一等奖,省教育现代化数据监测得分扬州第一。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创成二级医院,建成中医院老年护理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 
高质量收官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建成投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基层乡镇完成“一办八局”组建及“1+4”平台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基层武装规范化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来源:高邮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