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州区浦南镇半滩社区,有一名60岁的孤寡瘫痪老人孙金早,在他卧室的一面墙壁上,密密麻麻地被划上了几十条黑杠,而这每一条杠的背后,则都有一段特殊的含义,一起来了解一下。
李伟是海州公安分局太平边防派出所的民警,这一天上午,他像往常一样外出巡逻,考虑到最近港城气温很低,他特意准备了一件羽绒服,准备顺道给他的一位“老叔”送过去。
李伟:老叔,今天是今年最冷的一天,我给你买了一件羽绒服。
孙金:早叫你不要老是买东西。
李伟:不买,天冷了,为了身体考虑,来把这个脱了,我们穿上。
李伟口中的“老叔”,其实与他非亲非故,是浦南镇半滩社区的一名孤寡老人孙金早,1985年在一家化工厂打工的时候,年仅23岁的孙金早不慎发生意外,导致胸椎、腰椎骨折,打那之后一直瘫痪。2018年,李伟从部队转业来到了海州公安分局太平边防派出所工作,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2020年开始负责孙金早所在的半滩社区。
海州公安分局太平边防派出所民警 李伟: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袜子还有纸张、卫生纸啥的,需要的,我就给他买过去,还有需要理发啥的,我都会推着他过去。前段时间,我又带他去卫生室,对他的血压、血糖进行检查。
自己是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残疾人,突然跑来一个小伙子对自己无微不至地照顾,起初,孙金早怎么也不敢相信。
孙金早:他第一次来了以后,就经常来,以后有什么事让打电话给他,我画画看,能来几次,几次过后,我觉得他就不会再来了,就一直画下去,来一次我就记一次。
就这样,墙上多了这样几十条黑杠,而孙金早也从原来的怀疑、犹豫,一点一点变成了感动。
孙金早:划到二十多次的时候,我说你每天都这么忙,你经常来我这里,你自己太辛苦,每次还买东西。他说你把我当成你自己的孩子,来看你,那怎么可以啊。
浦南镇半滩社区负责人:李警官长期以来,三天两天,要来看一次,给村里的残疾人洗衣服,或者有时间给他做点饭,平时用自己的钱,买点慰问品来照顾他,我们感觉呢,就像是父子的关系吧。不管天凉、天热都没有间断过,这个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村民都是有目共睹的。
更让孙金早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伙子竟然还成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孙金早:我在那边烧水,腰就有点时间长,腰就受不了,等忙完烧壶水就躺下来,一下子睡了,那边的电茶壶就给烧了,一急一弄的,车(轮椅)就给摔下去了,摔下去实在没办法,我就想起来给他打电话,他就放下一切就来帮我送到那边,送到医院,就这边膀子给摔了一下,拍片子,就是摔得擦伤。
这件事发生不久,一天,李伟再次来看望老人,在帮忙整理家务的时候,孙金早突然拉住他的手,道出了藏在心中许久的话。
海州公安分局太平边防派出所民警 李伟:我这么多年,也是无亲无故的,你对我这块照顾如亲人,我这边想法,不知道切不切合实际,能不能做个干儿子这种的。因为我也考虑老人这么多年,孤苦伶仃的也不容易,我就从这个方面去考虑,也能给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当时我就答应他了。
不是父子,胜似父子,一条条杠诉说了老人的心声,也刻满了浓浓的“警民情”。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老人独自撑着轮椅来到墙壁面前,画下了最新的一道杠,这也是整面墙壁的第64道杠。
孙金早:特别无助的时候,就想到李警官,他一来,我就叫他小伟,我有什么,他立马就放下一切就过来了,感觉生活有奔头了。
海州公安分局太平边防派出所民警 李伟:因为他是23岁出的事,持续了30多年了,30多年,他一个人确实也是比较孤苦伶仃的,生活也不方便,突然有个人能在他生活上增添一些色彩,从他心里来说,他心里是感到温暖的。从我来说,我毕竟是一名共产党员,把党的温暖带给真正需要的困难群众。
人们常说,“人间第一情”理应献给自己的父母子女,而李伟却将这份情也献给了原本与他素不相识的弱势人员。除了孙金早,在他的工作簿上,还清楚地记载了半滩村其他孤寡老人、病残人员、留守儿童、智障人员等等。他常常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到这些人家走访慰问,甚至陪护就医、辅导功课、清扫擦洗、赠送现金,不愧为村民们说的半滩村 “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