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通主要集装箱港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积极开拓国际国内物流双循环格局,扩大班轮航线“朋友圈”,港口能级实现新跨越。通海港区2020年实现开港以来三年三大步,年吞吐量突破140万标箱,如皋港区实现开港以来六连增,年吞吐量破50万整数关口,南通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跻身我国江河港口集装箱码头前三名。
隆冬季节,通海港区码头一派繁忙,3万吨级弘泰轮正在接卸,将发往营口。这是通海港区去年新开辟的第二条营口班线。2020年,通海港区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码头正式取得一类开放的条件,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新辟国内航线2条,国际航线1条,为箱量增长提供了保证。
据了解,目前通海港区航线达到9条,其中内贸5条,外贸4条。内贸方面有营口线2条,泉州线1条,天津线1条,海口线1条;外贸方面有日本线3条,韩国线1条。2020年完成吞吐量140.5658万标箱,同比增长23.76%。从2018年码头搬迁转移的66万标箱,到2019年的113万标箱,再到2020年的140万标箱,实现了三年三个大的台阶。
2018年开港以来,通海港区加大新货种开辟力度,特别是去年,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新上线集装箱化肥等项目,努力建设“长江化肥物流分拨中心”,积极申报“粮食指定口岸”,腹地内贸枢纽、近洋集散、远洋集并分拨中心初具雏形。
上游的如皋港区,也持续丰富口岸功能,千方百计稳住内外贸基本盘,集装箱吞吐量也实现了开港“六连增”,2020年完成吞吐量达到50.5万标箱。南通全港集装箱2020年首破190万标箱,同比增24%,在全国江河港口中位列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