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城市建设者!镇江这五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

2021年01月09日 09:41: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工作的环卫工,把一堵墙砌得又平又直的瓦工,在火花四溅中焊接出结实耐用压力容器的焊工……这些最基层的劳动者,不少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农民工。

  2016年到镇江工作的陈培培,最近收到了一笔特殊的奖金,同事们这才知道,陈培培现在又多了一个身份,“全国优秀农民工”。陈培培是个来自安徽的“85后”,有着不服输精神的他,原本只是个普通焊工,到了镇江后,他开始挑战自己,从学徒做起,开始学着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

  压力容器的焊接与普通焊接相比,对技术的要求高得多。每一个部件、每一步操作都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误差范围以毫米为单位,来不得半点马虎。陈培培所在的公司,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能生产替代进口还原炉产品的厂家之一,有一次,为生产出口阿布扎比石油公司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电加热器,陈培培带领他的团队,经过二十多次试验后,解决了关键性的焊接保护难题,帮助公司突破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电加热器的制作瓶颈。仅这一项技术,就为公司带来近30万元的经济效益。而由他主导的独创性的制作工艺、焊接顺序的优化,保证了产品的制造质量,通过减少后期返工矫形,提升了30%生产效率,公司年节约焊接工时2.5万小时,节约直接成本90万元。

  活到老,学到老。陈培培说,刚学着当焊工的时候,有20多个同伴。“热气熏到脸上,脸都脱皮了,到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三四个人,不过我不怕苦。”凭着一股子韧劲,陈培培坚持了下来,“这个荣誉,也是对自己坚持的鼓励。”

  更加吃苦耐劳,可能是农民工们身上共同的品质。从大别山走出来的郑德明,最近也当选了“全国优秀农民工”。郑德明在镇江做了20多年的环卫工,每天早晨四点开始工作,从清扫,到清运,几乎环卫工所有的岗位他都干过。现在,郑德明是镇江市润州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清洁二队的队长,生物钟还是固定在了每天三点多就起床,四点一定到岗。2005年,郑德明一家在镇江买了房,一家人都成了“新镇江人”。

  郑德明的老同事都笑称他有“强迫症”,现在,他每天都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辖区内的大街小巷巡查,每个垃圾箱都不放过,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手把手地将操作技能教给新来的职工,当发现队员作业不符合标准时,他总是亲身示范,不厌其烦,直到符合作业标准为止。

  “得到这个荣誉,一方面是对环卫工人兢兢业业劳动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让我这样的外乡农民工、新镇江人觉得格外温暖。”郑德明说。

  镇江是农民工输入型中小城市,共有农民工约63.7万人,其中外地农民工约54.6万。2021年1月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镇江的五位农民工获得了这个光荣的称号,“技能”成了他们的新标签,这一个个从农村走出,融入城市、建设城市的身影,正在闪亮发光。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