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常州的最大优势,也是决胜未来的关键突破口。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常州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新定位,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擦亮"工业智造、科教创新、文旅休闲、宜居美丽、和谐幸福"五大城市名片,努力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
江苏台记者尹美又说:“常州的这家精密轴承保持架生产车间,上周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有了大脑的流水线能在生产过程中抓取分析上百项数据,实现智能冲压。”
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朝阳说:“通过智能化建设,产量、消耗和效益都有20%以上的改善和提升,整个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实现市场和客户往中高端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常州全力实施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9000多家企业“触网上云”,357家企业获评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工业强基工程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数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在传统产业上跑好“升级赛”的同时,常州还在优势产业上抢占“制高点”,集中资源、集聚要素,打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左右,人均水平超过2.4万美元,稳居全国前十,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第16位,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18位,摘得中人居环境综合奖,蝉联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城市标识深入人心。”
“勇争一流,争创更多第一唯一,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这是省委赋予常州"十四五"发展的新要求。站在新起点,常州正引领企业勇攀未来产业高峰,从传统制造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工业和能源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碳复合材料、生物医药、空天信息、5G通信等"新智造"迭代升级,积极营造“链主式企业+骨干型企业+高成长企业”产业生态。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院长周永松说:“按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指导思想,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先进制造业+互联网,科创产业融合的这样一个要求,组织实施一批江苏和常州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智能制造样板工程,推广江苏乃至常州的智能制造模式。”
常州市科技局局长刘斌说:“通过建设高能级的平台,实施高水平的项目,引育高层次的人才,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为我们创新增加更大的能量。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企业的服务,把我们常州的创新工作做得好。”
“十四五”时期,常州放大"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的区位优势,融入一体化,潮起新中轴:加快构建以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为主要特征和内涵的中轴枢纽城市。眼下,交通中轴正在隆起:高速公路、铁路联结东西、贯穿南北,港口机场通江达海;创新中轴正在连接:常州已集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城市中轴正在延展:计划总投资约1126亿元的常州高铁新城建设全面提速。
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说:“常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我们聚焦聚力高质量现代化,坚持不懈抓创新抓环境抓项目,强力推进工业智造、科教创新、文旅休闲、宜居美丽、和谐幸福五大明星城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勇争一流,争创更多第一唯一,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早日跨入‘万亿元城市俱乐部’”
(记者尹美又、杨帆、汤琤、潘瑱嫣 常州台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