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污染物零排放!打造黄金水道绿色生态

2021年01月06日 15:00:44 | 来源:一起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城因水兴,水因航畅,地处大运河和长江"十字水系"交汇点,苏南运河镇江段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常年有13个省(市)20多万艘次船舶通过,年通过量达1.8亿吨,但船舶污染物处置难的问题,也急待狠下功夫破解。 

  2020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采取全链治理新模式,一体化统筹辖区水域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转运和处置三个环节,串起了黄金水道绿色生态"珍珠链",助推"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势收官。

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1.jpg

  据了解,河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船上的生活污水,相较城市生活污水,污染负荷更高,不做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严重恶化水质,进而影响周边城市。

  2020年,交通执法部门锁定小吨位船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对本市籍400总吨以下货船,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实现生活污水"零排放"和实时监控打下扎实的基础。

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3.jpg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水上大队 王磊:

  我们交通执法部门于2019年打造了"苏海洁1101"并投入使用,成为全省首艘多功能移动船舶污染物接收船,为待闸区、停泊区的船舶提供"上门服务",及时接收船上的固体垃圾、生活污水和油污水等,解决了船舶水上急需,疏导了日常监管的难度。

  此外,镇江市将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务船、工程船、拖轮一并纳入改造范围,对进入河道的其它船舶推行加装处理装置,引导非补贴船舶、小机舱船因地制宜安装生活污水柜。截至去年12月上旬,共计600艘小吨位船舶完成改造,实现全水域防污治理升级换新。

  在辖区不少港口、码头配备有船舶污染物接收装置的情况下,偷排行为偶有发生。执法人员现场执法发现,个别船舶有时遇到污染物储存过量,又不能及时靠港的"窘境",就会铤而走险偷排偷倒。

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5.jpg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水上大队执法人员 王磊: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污水接收装置可以同时接收两艘船舶的污水接收,然后每艘船舶污水接收装置需要15分钟左右,这样测算的话呢,每天我们可以处理100艘船舶的污水排放量,我们的污水处理总的能力能达到每天20立方米,实现了污水监测接收上岸、处理达标的全闭环监管。

  如今,这条串联船舶治污全程的"珍珠链",正为黄金水道的绿色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勾勒出运河走廊碧波荡漾的精美画卷,成为山水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