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接连“报到”,冷的是体感?今年会是冷冬吗 | 我苏特稿

2021年01月05日 16:22:5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今日11时23分,我国迎来“小寒”节气,意味着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来了,这不,2021年的首次寒潮已经准备完毕,即将上线……

 

  最低气温-15℃ 江苏多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

  江苏省气象台今日10时40分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全省5日至7日最低气温将下降10~12℃,最低气温将出现在7-8日早晨:淮北地区-12~-13℃,江淮之间-9~-10℃,苏南地区-7℃左右,全省有严重冰冻。

  连云港、盐城气象台今日分别发布寒潮橙色预警,5日至7日连云港市预计最低气温可达-13~-15℃,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可能突破1月上旬历史同期极值;盐城市预计最低气温可达-10℃~-12℃。

  那么,今年江苏会经历最最最冷寒冬吗?答案是:NO。目前为止,今年冬天江苏的极端最低气温是-13.6℃,相对于历史极值-23℃距离比较远。

  据江苏省气候中心许琪介绍,今年温度较常年可能是略偏低的,从入冬12月份开始,江苏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了0.8℃,淮北地区偏低1℃左右,江淮地区偏低0.8℃,苏南地区偏低大概0.4℃。但从目前来看,今年以及后面寒潮过程突破历史极值的概率非常低,寒潮过后逐步会有增温的过程。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刘希告诉记者,今年是拉尼娜年,从历史统计结果来看,江苏出现气温偏低的概率较大。12月以来,中高纬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强盛,北极涛动负位相,环流经向性强,冬季风偏强,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向南输送。    

  体感温度更低 一场马拉松式的持续寒冷即将到来

  在刚刚过去的12月底,随着北极涡旋在西伯利亚盘旋,催动大量严寒气团南下,掀起了一次凶猛的年末寒潮,而相比于2020年末的“速冻”全国,此次寒潮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持续寒冷。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从1月4日至13日连续10天,将有三股冷空气“无缝衔接”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云南西部平均气温偏高之外,其他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其中华北北部及贵州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偏低3~4℃。

  西伯利亚高压持续偏强,极地冷涡东移南下,持续输送来自北极的强冷空气。刘希告诉记者,2020年末寒潮前全国回暖,导致降温幅度大而此次寒潮的冷空气更强,且基础温度很低,因此容易造成更低的体感温度持续时间  

  不过,相比气温方面的“复杂剧情”,未来几天雨雪要相对“平静”和“专一”许多。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因南支槽偏弱,水汽输送条件差,这次冷空气过程只有弱雨雪天气,且出现在南方地区。

  多次发布寒潮预警 今年是个冷冬吗

  从12月以来,我国连续遭遇大范围降温天气,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寒冷天气,中央气象台也已多次发布寒潮预警。很多人都认为,今年可能是历史上较冷的一年,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 

  12月31日,中国气象局举行的2021年1月新闻发布会指出,2020年下半年特别是12月以来,受拉尼娜状态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但整体来看,全球平均气温及中国平均气温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同时,2021年1月全国气温仍将持续偏低,主要原因是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且强度偏强。

  所谓的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总体上较常年同期偏低。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在发布会上进一步解释,“在气候变暖趋势下,拉尼娜现象相当于是一个海气相互作用的波动,它是在大的、偏强、偏高状态下的小扰动,所以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气候变化及变暖的趋势。”

  记者/孟晓晴 姜奇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