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七日谈 | 乘势而上开新局

2021年01月03日 20:53:13 | 来源:评新而论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新的一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大幕初启,全省各地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乘势而上开启新的伟大征程。

  这一周,江苏奋力勾画新时代未来。公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做到水平更高、走在前列。快马江苏、干劲十足,现代化的江苏正磅礴而来。

  这一周,江苏为文艺发展鼓劲加油。省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召开,“文艺苏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灯塔”和“价值坐标”,以更多精品力作抒写时代、立言中国。

  这一周,江苏发展既“新”又“暖”。江苏盐通高铁全线通车、江苏2021新高考方案正式发布、长江“十年禁渔”再部署推动,一系列新成果新举措为“十四五”吹响号角。同时,全省上下不惧严寒应对寒潮、“双节”期间精准保障帮扶,让这个冬天温暖多一度。

     新起点!谋定前进方向

  本周一,《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作为锚定江苏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的文件,这份规划《建议》事关江苏8000万人民民生福祉。全文以"1+3+1"为基本框架,对"十四五"时期江苏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其核心要义就是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三句话: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评新君仔细翻阅发现,这份意义重大的规划《建议》“干货”满满。比如,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建议》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数字技术赋能",要"加快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软件等"五基"领域的薄弱环节。" 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方面,《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要"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创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等等。

  从"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到"高水平扩内需促开放畅循环",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规划《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江苏发展新蓝图,字字句句都真切展现了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满满诚意。

  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本周一,江苏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继续提升江苏"三农"工作水平。周二,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了《2021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省政府2021年规章立法计划》,并强调,要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特别是元旦和春节期间,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防范疫情反弹。

  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在新的起跑线,江苏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攀高峰!为时代培根铸魂

    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迈开新步伐,现代化蓝图愈加清晰;而作为文化大省的江苏,这一周也锚定目标,踏上奋进新征程。

  文艺苏军“高处再攀高”。江苏省文联十代会、省作协九代会本周隆重召开。省委书记娄勤俭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让文艺更好地扛起反映时代的使命,以更多精品力作抒写时代、立言中国。”

  近年来,江苏文艺事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评新君了解到,在文学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省作协会员共创作长篇小说500余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等4000余部(集)。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等艺术门类也竞相发展。江苏近五年来共夺得全国性文艺大奖有100多项,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名家,既巩固了文艺高原,又筑起了文艺高峰。

  在新征程上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就要求文艺工作者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主动顺应时代召唤和人民期盼,努力创作出更多名篇佳作,推动新时代江苏文艺“高处再攀高”。对此,广大江苏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进一步提升江苏文艺的原创力和影响力,推动创作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

  “最强大脑”奋勇登高峰。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九次代表大会也在本周举行。哲学社会科学是经世致用之学,重在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江苏拥有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底蕴,在社科强省建设上也取得重要进展。今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时,全省社科界坚持以智战“疫”,主动建言献策,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站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节点上,江苏的“最强大脑”又该如何找准方位、科学谋划,奋勇攀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峰呢?省委书记娄勤俭寄语广大哲学社科界工作者: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好自己",也“武装更多的人”,把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重大命题回答好,把江苏发展成功的经验总结好,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好,把论文更多地写在江苏的大地上。

  哲学社会科学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上责无旁贷。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界工作者纷纷表示,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为时代立传、为人民立言”的高度,加强理论研究,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多建睿智之言、多献管用之策,不断开辟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境界。

     战严寒!彰显拼搏精神

     本周,跨年“速冻”寒潮 带着大雪席卷江苏,让南京美成了金陵,扬州美成了广陵......但“霸王级”寒潮一度让全省不少地方最高气温降至零度以下,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出行和农业生产。在一夜风雪过后,江苏的各个城市再次上演“一夜雪无”的魔法——背后是无数交警、市政、环卫、公路养护人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们迎难而战的身影,他们组成了一条顶严寒、冒风雪的“冻人”的风景线!天寒人心暖,面对极端天地,我省各地全力保障市民们的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南京的果蔬批发市场提前采取措施,增加物资储备,保障菜品供应;常州利用“全能”科技大棚,让保暖作物安度“寒潮期”;淮安供水部门在雨雪来袭前,为易上冻的水表、供水管线等设施增加保温层;各地教育部门纷纷调整上学时间......

  本周,在一片银装素裹中,江苏轨道交通建设再添佳音, "轨道上的江苏"愈发清晰。12月30日上午9时15分,随着首趟高铁G8321次列车从盐城站驶出,盐通高铁正式通车,较原工期提前了16个月。这是苏北腹地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建设者们加班加点、奋力拼搏,让苏北腹地从"地无寸铁"到逐步成网,补上了江苏高铁半边天,真正实现了"轨道上的江苏",这也标志着江苏沿海铁路大动脉全线贯通,大大压缩了苏中、苏北地区与上海的时空距离。至此,江苏“三纵四横”高铁主骨架基本形成,真正实现了闭环成网。四条铁路、两座公铁长江大桥,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彰显了加快铁路建设发展的"江苏速度"!

  国家有部署,江苏有落实。12月31日,我省对长江“十年禁渔”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安排。随着长江干流和保护区退捕任务全面完成,其他水域退捕工作进入扫尾阶段,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即将进入全面“禁”的新阶段。面对新阶段新任务,江苏将加强全链条管理执法,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确保“十年禁渔”禁得彻底到位、禁得有力有效。

  本周,一件牵动全省考生和家长的大事“一锤定音”——《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对比此前方案,考试时间、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多环节细则得到明确。1月23日至25日,江苏还将举行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评新君希望广大考生积极调整心态,考出真我风采!

  在极不平凡2020年里,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同心协力防汛救灾、争分夺秒复工复产、全力以赴创新创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只争朝夕的拼搏,全力抢回失去的时间,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每个人都了不起”。

  如今,站在2021年的开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还要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征途漫漫,惟有奋斗。8000万江苏儿女必将乘势而上,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来源:评新而论  撰稿:王尧 郭艺 沈杨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