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化工围江”,换得“蓝天碧水”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常州减法”

2021年01月03日 14:00:27 |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隆冬时节,长江常州段录安洲树木成片、野趣盎然。伫立江边,蓝天白云倒映水面。

QQ图片20210103111845.jpg

(常泰过江通道效果图)

  江苏沿江八市中,常州段岸线最短,总长度仅25.8公里。可是,这里曾经“化工围江”现象突出,码头、固废堆场、“散乱污”企业、养殖场、危旧民居、渔民住家船和作业船等时有出现。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常州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常州精准对标对表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决策部署的各项要求,举全市之力投身长江大保护工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好“常州减法”,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常州样板”。

  减量:合力攻坚,破解“化工围江”

  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江苏华达化工集团,厂区占地124亩,目前被基本拆除完毕。企业在2020年5月签订腾退补偿协议,7月全面停产,8月启动关闭实施工作。在厂区拆除中,严格落实“三废”规范处置,累计处置危险废物4662吨、废水53567吨。

(临江化工拆除前后对比图)

  把破解“化工围江”摆在压倒性位置,市委、市政府组建工作专班,编制常州沿江地区“1+6”绿色转型发展规划,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推动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拆迁整治。全市不再新批不符合园区产业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化工项目;对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全面实施关停并转拆;346国道以北的化工企业,2020年被停产减量一半以上;能拆尽拆、连片覆绿,实现沿江生态环境本质性修复、彻底性整改。常州国家高新区成立长江大保护指挥部,挂图作战、倒排节点,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系统推进“停、拆、绿、提、转”五大行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常隆化工拆除前后对比)

  从问题暴露被动整改,转向寻根溯源主动治理。常州率先制定腾退标准、补偿政策,配套出台化工企业安全腾退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专家评估、方案设计、拆解施工、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化工企业、拆除公司、属地政府、职能部门和第三方监管单位“五合一”工作机制。目前,沿江1公里内31家化工生产企业已全部签约关停,其中25家已完成拆除,其余正加紧拆除。

  退的是化工企业,进的是环保事业。近年来,全市累计关停化工生产企业559家,生产企业减少60%以上,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020年5月受到国务院督查表彰激励。

  减污:精准治污,再现“碧水蓝天净土”

  市委书记齐家滨、市长陈金虎两位总河长签发“2020年第一号市总河长令”,在全市开展河湖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再排查工作,确保如期完成省“三乱”、市“两违”整改任务。

  精准治污,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再现“蓝天碧水净土”,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奔涌不息的长江是一座生态宝库,可长期以来,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

  春江街道东海社区36岁的朱海兵,从小跟着父亲在长江打渔。“十年禁渔”政策,让许多像朱海兵这样的渔民告别了赖以生存的水域。“长江是母亲河,退捕让长江休养生息,为了子孙后代,我全力支持!”朱海兵虽有不舍,但语气干脆。

QQ图片20210103111834.jpg

  目前,常州已全面完成禁捕退捕“国考”任务,退捕渔船876艘,建档立卡渔民共1342人。同时,建立了全覆盖、全天候、全时段的信息化防控平台,探索长江“智能化禁渔”模式。

(龙港码头整治前后)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再现“黄金水道”风采。常州确定环境管控单元190个,划定47块生态红线区域,从源头上减污增效,为发展“生态留白”。同时,积极开展长江及入江支流水岸同治,整治规模化养殖场,取缔非法码头,治理码头船舶污染,加快沿岸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整治,清理违法占用、违法建设,实施氮氧化物和VOCs浓度“双控双减”。

  减排:开治理“良方”,守长江生态

  在冬日的常州高铁公园人工湿地,水流清澈,植物丰茂。这里的水,部分来自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的优质再生水,通过湿地系统的生态净化,其氮磷含量得到进一步削减。

  2020年10月,国家、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重点项目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0万吨,再生水回用规模每天增加12万吨。同时,一水多用,把“工程水”转化为“生态水”,大大降低了尾水损害生态的风险。

  “减法”也体现在田间地头。在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打开手机上的管道灌溉系统软件,点击“开始”,水和肥料就顺着铺设在田边的管道送达田地。合作社社长黄玉祥说,该灌溉技术自2018年试用。相较传统的水渠灌水方式,管道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化肥用量也减少20%,做到了农田排放“零尾水”。

  近年来,常州化肥、农药减量成效显著。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常州以“精、调、改、替、轮”为路径,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药零增长”行动。与2015年相比,全市化肥施用量、化学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21.3%和24.1%。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快从粗放用水向节水减排转变,市水利部门将水资源管理作为刚性约束,提前一年实现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全覆盖,年节水约914万立方米。

QQ图片20210103111902.jpg

(正在实施中的德胜港地块复绿效果图)

  万里长江水云阔,录安洲头绿意浓。在“十四五”新起点上,常州保持战略定力和推进力度,进一步突出生态优先,激发未来发展潜力,推动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吴燕翎 董逸  文  朱臻 摄 部分由长江大保护指挥部提供

  (来源:常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